第92章 你知道刘邦为什么杀丁固吗?
作为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刘信对刘邦、自己的“三叔”,本来就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的。
毕竟,这是堂堂的大汉开国皇帝,后来世界上一个最大的民族都以他开创的皇朝来命名。
古往今来,在神州大地上,更多的人称帝称王。但后世的帝皇,提起刘邦,没有人敢不服气,没有人敢说自己超越了他!
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曾经在一次酒后,要中书令徐光评价一下,他可以与历史上哪个皇帝相比?
徐光说,石勒只是比轩辕黄帝差一点,其余历史上的任何君王,都比不上石勒,就连刘邦也不如石勒勇猛智慧。
结果,石勒说:人哪能没有自知之明!我如果碰到了刘邦,那就应该乖乖地北面侍奉他,做他的臣子!
由此可见,刘邦在后世帝皇中的地位。
对于这样的人,刘信当然也是非常感兴趣、非常好奇的。
他已经和刘邦一起去过魏国,在大梁出生入死。但是,对于刘邦,仍然有很多的不了解,仍然感到刘邦的身上充满着传奇和神秘色彩。
眼前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刘邦,究竟是怎么成为后来的大汉开国皇帝,让那么多杰出的人物,都乖乖地奉他为尊,这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
史书上,尽管已经有关于刘邦的不少记载,但还是有许多事情,语焉不详,根本就没有说清楚。比如说,刘邦和刘肥生母曹氏之间的关系,史书上就不过是记了一句话,说曹氏是刘邦“微时妇也”,也就是刘邦还没有发迹前的女人。除此之外,几乎找不到关于曹氏与刘邦之间任何其他的资料。
直到现在,刘信亲耳听闻,才知道,原来刘邦和曹氏之间,还有这么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这也就解释了后世史书记载上的一个疑问:刘邦对自己品德能力都比较平庸的大儿子刘肥,为什么格外宠爱!
刘信想了解有关刘邦的更多历史故事。这不是八卦心理,而是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本能的好奇。
所以,既然明明知道,刘邦眼下虽然被薛城土豪扣留,但一定会逢凶化吉,绝对不会有事,刘信就很想看看,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刘邦这次究竟是怎么逢凶化吉的。
他可以什么都不做,不去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做任何干涩,让历史继续沿着从前的轨道发展,看看刘邦接下来究竟会有些什么遭遇。
不过,看到王陵、夏侯婴、任敖、周蝶等人焦急而充满期待的眼神,刘信终归还是不能无动于衷。
出更多的钱去赎刘邦?刘信愿意,毕竟他现在并不差钱,但,王陵说这样做不好。
回沛县去摇更多的人,直接来个硬碰硬,去赌场抢人?这显然也非上策。
那么报警。。。。。。这个时代应该叫报官吧?
薛城藏污纳垢,过去连官府也没有办法。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高压统治,打击天下豪强,薛城的各类豪强在秦朝官府面前,也收敛了许多,不敢公然对抗。据说,秦朝官府已经在薛城抓走过不少人。
但,对于刘邦和薛城土豪之间的这种纠葛,不确定秦朝官府会不会受理。
就算夏侯婴是给衙门驾车的,算是官府中人,还可以打着沛县萧何、曹参等人的旗号,希望薛城的官府受理,但,以官府的办事速度,在官府抵达之前,薛城土豪如果提前对刘邦动手,那对刘邦也会非常不利。
你们别用这种眼神看我好不好?理论上,我还只是个孩子呢,救人这样的大事,不该是你们去想办法的吗?王陵你不是沛县老大吗?凭什么现在还问我要主意?
心里吐槽归吐槽,刘信终于还是有了计较,道:“我出去想想办法!”
说着,便独自走出了客栈,拒绝夏侯婴等人的追问和随同。
刘信这是一箭双雕之策。一方面,他独自离开,任由王陵等人在一起继续行动。那么,如果历史上的刘邦,真能在王陵等人的帮助下逢凶化吉,刘信就不会对他们的行动造成干扰,可以继续旁观历史上的事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另一方面,他自己外出想办法,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一下薛城。如果真能找到办法解救刘邦,那也算是给自己的这个“三叔”、未来的大汉皇帝,再结下一段善缘。
凭着脑海中残存的历史记忆,出了客栈之后,刘信就向路人打探。
“借问一下,丁公的府上,往哪里走?”
“丁公?”那路人个子矮小,但长得粗壮,看上去很有些蛮力。没有回答刘信的问题,而是反过来打量着刘信,眼神中颇有不善。
刘信暗道:这薛城果然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就是这个路人,看上去都不像什么好人呐。刚才自己找他问话,没有提前仔细观察,有些冒失了。
于是,施了个礼,道:“既然你不知道,那我再去问别人,多谢!”说罢,转身就走,想要离开这个看上去不像是善类的路人。
不料,这路人却反过来叫住他,问道:“你说的这个丁公,可就是丁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信回忆了一下,点点头,道:“确实本名叫丁固。”
丁固,史书上又记载为丁公。此人传说是那个大侠季布的同母异父弟弟。
中文成语中有个“一诺千金”,说的就是季布。据说季布这个人非常重诚信,所以有人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
作为季布同母异父的弟弟,丁固在史书上也有记载:他后来成为项羽麾下的将领。当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在彭城作战的时候,刘邦大败,项羽便派这个丁固,率兵追击。
丁固很快就追上了刘邦。危难之际,刘邦只好回头向丁固求情:“我们都是两个贤能的人,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呢?”
据说,就是由于刘邦这句话,丁固居然把刘邦给放了。
刘邦死里逃生,才有卷土重来、打败项羽的机会。项羽自杀之后,刘邦当了皇帝,丁固以为机会来了,前来求见刘邦,希望刘邦顾念当年自己放他一马的恩情,免去自己跟随项羽之罪,并给自己封赏。
然而,刘邦当即下旨,把这个丁固给杀了。
刘邦的理由是:丁公当年放过自己,这不是什么好心,这是“身为项羽的臣子却对项羽不忠诚,是导致项羽兵败身死的罪魁恶首”,所以要杀了他,好让后世给人做臣子的,不要效仿丁公。
也就是在警告刘邦自己的臣子:你们以后可不能学这个丁公,对我阳奉阴违,放走了我的敌人!
后世的人,有人说刘邦不该杀丁公,这是恩将仇报,说明刘邦是个无情卑鄙之刃;有人却说刘邦杀得对,因为这个丁公确实该死,杀了他说明刘邦很有管理智慧,等等。争来争去,莫衷一是。
这个丁公,正好就是薛城人。所以,刘信想看看,能不能现在就见见他。
喜欢三叔是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