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比较适合这个场景,尤其是此词开篇描写当下京城的节日盛况,随即触景生情,怀念与友人共度的往昔,末尾叮咛珍重,也透露出隐隐的担忧。
词将思念往事与咏节序相结合,以见元宵本应团圆的寓意,更有“鱼龙舞罢香车杳”与“楚天一带惊烽火”,体现出定国公府的荣华富贵与武将世家的彪悍与风气。
只不过,他将楚天一带惊烽火,改成了西北长天惊烽火。
怀念的不是友人,而是他那素未蒙面的外祖父,老定国公,更应情应景一些。
“好词!”三舅父第一个就被这首词给惊艳到了:“颇有我丁家的风骨!”
“这就是给姥姥写的,还有姥爷。”田浩拿了写好的纸张,放在了一个托盘里,叫人送进雅间去:“给老太太看,若是老太太觉得不错,可裱起来,挂在这茶楼的一楼堂上。”
“我看今天就老太太的收获最多了,七彩走马灯,牡丹花灯,还有长生给写的诗词!”二舅父还挺羡慕:“长生还猜了那么多的灯谜。”
他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小外甥了,的确是一肚子的墨水啊!
结果老太太又派了张林家的出来:“老太太很喜欢那首词,让再作一首诗来。”
“对,作一首诗来。”舅父和表哥们都眼巴巴的看着他呢。
田浩想了想,便下笔写了一首《出关》。
这是一首徐兰所做的诗,很合适老丁家的人。
凭山俯海古边城,斾影翻飞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不必再回头。
他改动了一下,写出来的诗,有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好诗!”这下子,连不怎么通文墨的大舅父都看出来好了。
何况其他人,大家纷纷叫好,觉得这才是他们定国公府外甥该有的风采。
倒是老太太,在屋里看了这首诗,半晌才评判道:“写的虽然好,却有些不顾一切了,再写一个好一些的来,这上元佳节呢!”
然后张林家的又出来了,要他再来一首好诗,不要这么酷烈的内容。
田浩想了想,提笔写了一首出来。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此家滴粉好,西风茶楼尝元宵。”
刚才吃的汤圆子,馅儿就是桂花核桃馅儿的,香甜又好吃,田浩干脆就改动了一下,将这首诗,用在了这里。
“虽然平平无奇,却让人不禁想来一尝元宵的味道。”三舅父指着田浩孝道:“你小子是给西风茶楼扬名了啊!”
“叫什么名儿?”二舅父也摸着胡子觉得不错。
“尝元宵。”田浩笑着道:“那汤圆子的确不错。”
主要是个头大,用料好,味道足。
不等张林家的将此诗送去给老太太过目,掌柜的先一蹦三尺高:“这个好,这个好!以后咱们这儿茶楼,常年备着汤圆子,就桂花核桃馅儿的,就一种!”
“先送去给老太太看看。”三舅父拿了纸张递给了张林家的:“老太太这西风茶楼,可是要扬名了哦。”
“是,是,这就给老太太过目。”张林家的欢乐的拿着这首诗去了雅间里头。
不一会儿,老太太亲自出来了:“这个不错,那汤圆子味道也好,以后这茶楼就常备这么一个热汤点,不拘是什么时候,想吃都有的吃。”
“是,老太太。”掌柜的红光满面:“这诗,这词,以后就挂在咱们西风茶楼里。”
“这么高兴的吗?”田浩都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呢。
“怎么不高兴?如今有长生公子手迹的都是什么地方?”掌柜的一提起此事就滔滔不绝:“一个可是皇觉寺!一个是醉月楼,还有一个是得胜楼,第一个咱们可没人敢比,后两个也比不起,但第四个可是咱们西风茶楼。”
“排进前五了。”三舅父在一边道:“以后这里肯定客如云来!”
掌柜的赶紧朝丁起拱手:“承三爷吉言!”
说的田浩都不好意思了:“行吧,你们高兴就好。”
大家伙儿都够高兴的,歇够了这才再次出门,这会儿外头人更多了。
有人也想进入西风茶楼歇脚,但是西风茶楼却概不接待。
田浩隔着好多人,听见一个女孩子的声音:“我们也是高官显贵之家,只是跟老爷夫人走散了,进来你这里休息一下,老爷夫人少爷的一会儿就能找来。”
“这位姑娘,我们茶楼,今天不营业。”西风茶楼门口可是站了十几个彪形大汉,都是定国公府的人,说“我们”也没错儿,这地方虽然是老太太的私产,可老太太也是定国公府的太夫人,是老定国公的未亡人。
老太太一手拉着田浩往外走。
田浩看了看没事人一样的老太太:“姥姥?”
“无妨,这种事情,每年都有发生,习惯了就好。”老太太淡定的很:“长生啊,你该不是觉得,姥姥铁石心肠吧?”
“当然不会了。”田浩摇头:“这满大街的人,店铺那么多,干嘛非得进来咱们家的茶楼?这楼里又不是神仙地方,进来了就能得好处?”
“进来了当然有好处。”老太太捏了一下他的手:“你后头那些人,都是好处,从你大舅父开始,到你六表哥,都有人惦记呢。”
田浩瞬间就懂了,倒吸了一口凉气!
第187章 白云观,青云峰
老太太说的可太明白了。
一行人在亲兵的护卫下,又逛了一会儿灯市,这会儿没什么好的灯笼,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了,天色也不早了,老太太也有些累了,丫丫早就在奶娘的怀里打起了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