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这种深度的问题,他就不参与讨论了,也讨论不明白。
“但我们终究是臣子……。”徐鹤磕磕巴巴的辩解:“为人臣子者,怎可、怎可如此?”
又是发展民生,又是兵强马壮的,这不臣之心,太明显了。
“怎可如何?”田浩一摊手:“我们只想自保而已。”
“可是,可是……这私自募兵,又发展民生商贾,打造城池、还说是自保?”造反才对吧?
“对,自保啊!”田浩的口气无所谓的很。
“你从什么时候,起的这个心思?”徐鹤觉得他父亲和祖父,估计都没察觉到长生的这是个心思。
但是在西北,长生却在他面前,从来不掩藏这份心思。
“的确是为了自保,从圣人让我大舅父以身涉险,来西北抵御外族入侵,但没给支援后续,我就决定要自保了。”田浩正色道:“我不怕一鸣兄你知道这些,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不想我外祖家,成为本朝的杨家将,西北大营,有岳家军那样的下场。”
“你!”徐鹤大为吃惊:“先帝、先帝是信任定国公的。”
“信任不代表舍不得,信任还让我大舅父去送死?”田浩板着脸冷声道:“若非我提前搞来了炸药包,那一战,首当其冲就是西北大营,其次是我的表兄们,他们但凡是有一个折损在战场上,都是我不能接受的事情!我大舅父甚至都做好了损兵折将、失去子侄的准备,凭什么?就凭他想收回西北兵权?当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王破干脆开口,告诉了徐鹤,朝廷极力掩藏的那些龌龊。
听的徐鹤目瞪口呆,听的丁河义愤填膺:“原来先帝也没有对定国公府多好!”
“若是好,我也不会让他儿子三国鼎立。”田浩瘪瘪嘴巴:“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良,一鸣兄,你好好想一想,徐阁老是从什么时候退下来的?身为阁老却不再过问朝政之事?而你父亲是个直脾气,清贵之人,身为大学士,却没有什么实权,也没有担任过两次科举主考官,要么是副主考官,要么就是没有他参与科举会试。而徐阁老为什么从小就培养你,却不让你露脸人前,非得要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呢?”
徐鹤:“啊?”
徐鹤都听的傻眼了。
王破却看向了田浩。
作者闲话:江湖有话要说:哎呀,周一了,但江湖这一章定时的时候,还是七夕呢,结果江湖这里下了雨,感觉是单身狗流的泪……
第527章 剖析一下形势啊
田浩朝王破眨了眨眼睛。
王破就淡定的喝茶了,这人又不知道想了什么,说了这许多似是而非的话。
“原来不止我们一家倒霉,也不止武将倒霉!”丁河听了这话,忍不住幸灾乐祸的发言:“大家都一样嘛。”
徐鹤脸色更差了好么!
“徐阁老历经三朝,乃是肱骨之臣,但门生故旧太多了,圣人不得不防啊!”田浩摇头晃脑,口吐利剑一般的说道:“徐家不是没有子弟读书,也不是没有子弟当官,可官居高位的只有一个徐大学士,还是个文臣,没有实权只有参奏。培养嫡长孙只敢暗地里来,甚至不敢在你小时候,让你出现在人前,生怕你有个什么闪失,或者是没了,或者被人坏了根基,移了心性,一鸣兄啊,你好好想想吧,你科举的时候,若非我横插一杠子,你觉得,你能顺利科举吗?”
徐鹤的脸色都白了!
他科举的事情,真的是一波三折,为此他胳膊都折了好么。
“而你的亲事,更是简单,找了嫂夫人这样的,想必很早这门亲事就暗中订下了吧?可怜那么许多人家,眼巴巴的盯着你夫人的位置,最后还是徐阁老棋高一着,给你选了这么一门亲事,随后更是将你外放,大兴城内乱的时候,你远在西北,安全得很!”田浩分析的头头是道的样子:“天下三国鼎立,你徐家依然是忠耿之臣,一如我外祖家,依然是忠臣良将。”
丁河挠了挠头,他又闭嘴了,这说的他好像听懂了,但又好像没有听懂,需要仔细考虑,细细消化才行。
徐鹤听了这些分析,看了许久的田浩:“你果然是个狂生,目中无君。”
“但我心有沟壑。”田浩呲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为主,臣为佐。君为民谋,臣为君谋。”徐鹤反驳他。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田浩毫不犹豫的反驳他:“可臣不想死。”
“如今说是三国鼎立,但已然是分崩了。”徐鹤叹了口气:“将来如何收服?”
“我说,你别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好么。”田浩朝他吐槽:“三国鼎立起码能太平十年,虽然说不论是东王西王还是代王、封疆大吏还是各省督抚,他们都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想法好么!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还是那句话,君要臣死,有的臣溜之大吉,有的臣鱼死网破;那些说着臣不得不死、伸着脖子将全家性命都奉上的,多半是没本事的庸人,那样的估计圣人也懒得杀他们。同样的道理,能在这个时候,不抓紧时机崛起的,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再等下去,花儿都要谢了,大乱炖都要凉了。”
“你不欲将来有新君登基的那一天,是也不是?”徐鹤突然意识到,田浩的意图,绝非让三国鼎立那么简单。
“你觉得,有那么一天吗?”田浩反问他:“镇国公府和安国公府,还有郑太后,会如何选择?”
“这……?”徐鹤震惊的都站了起来:“那你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