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他们前脚启程走人,后脚海军大营不耽误时间,依然一船一船的往回拉金银财宝,引得民间也蠢蠢欲动了起来,最终,海潮以个人名义,组织了几个大海商,带着水手和空船出海,前头大军开路,他们后头捡便宜,捡来捡去就捡到了琉球,然后琉球被他们给占了!
海商们发现,做买卖还有个赔的时候,这个却是稳赚不赔。
好么,水手顿时变身成了民壮,也敢下去跟着打仗了,然后他们也一船一船的往家里拉金银财宝。
最后连有个船的百姓都跟着出海去了,捞鱼的同时,也捞点钱花花,沿海这里顿时民风彪悍了起来,别说倭寇海盗了,普通的外籍商船都不敢轻易得罪当地人,生怕被人扣上个什么罪名,就地斩了去,丢了货物是小,丢了性命是大啊。
尤其是许多南洋来的运送福寿膏的船只,以及做这个生意的海商,全都是有来无回。
那边不明就里,一时之间也不敢乱动,直接派人来查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么一来二去的,时间就都耽误了下来,且海上风浪无常,他们偶尔也会消息滞后,以至于二三年之后才惊觉,那些福寿膏再也进不去沿海地区了。
等到他们想要动武的时候,海军大营已经茁壮成长了起来,一直以战养战,并不惧打仗。
甚至民间比军中战意还要高!
林夕则是带着人去建设台门府了,哦,现在改名叫香港岛了。
据说是因为那里一般出入的都是运送香料的船只……。
而田浩与王破,已经踏上了回江南老家的船只,丝毫没有继续参与海军大营行动的意思,连他们的战利品和分红,都多半给了林夕,去建设香港岛了。
倒是让粤海大将军更为感慨:“长生公子,果然名不虚传。”
这说走就走的干脆利落,果然有武将之风。
还有平国公,真真是厉害啊!
他虽然走了,但是海军大营如今他可是美名扬,皆因他走的时候,留下了许多火器支援海军大营去出战。
“父亲,我们与长生公子订购了许多火器,他给了个优惠价。”海岳现在对田浩彻底死了心,但依然佩服长生公子。
“是,只要我们攻打的是外敌,不内讧,他会一直支持我们。”海威拍了拍嫡长子的肩膀:“好好跟海潮相处。”
“儿子明白。”
因为他们走的潇洒自然,颇有一种“事了拂衣去”的架势,反倒是赢得了海军大营全体将士的好感和敬佩。
自此之后,他们更加的一帆风顺,开拓海疆,经略东瀛,再也没有缺过银钱。
而王破跟田浩带着人,回江南老家,路过松江府,见到了孟非。
“是非兄,多年不见,你一向可好?”田浩见到了孟非的时候,有些惊讶,孟非以前也是个翩翩佳公子,现在却人到中年,有些发福,但气质显得平和了许多。
“长生公子,为兄一切安好。”孟非见到田浩,也很是感慨:“你还是一如当年。”
在长生公子的脸上,没有留下任何风霜的痕迹,眼眸中依然清澈如水,性格还是那么的开朗,气质温文尔雅,丝毫不沾俗气。
自己不行了。
比起当年来,差了许多,却不得不改变。
“许多年未见,是非兄是说我还是个小屁孩吗?”田浩故意逗他开心:“走走走,今天到了松江府,也算是你的地盘了,你可得好好招待我啊!”
“那是。”孟非又道:“不过为兄刚来,也算是人生地不熟,还得找当地人带着一起走走看看,你想吃个什么,为兄跟着一起尝个新鲜。”
“好啊,好啊,早就想好了。”田浩对吃的那是脱口就来:“浦南点心三件宝,亭林馒头张泽饺,叶榭软糕呱呱叫!”
叶榭软糕起源于前朝末年,本朝初年才有了铺子存在,知道的人不多。
孟非意外的看着田浩,这人是怎么知道的?
“你要去吃馒头?亭林馒头?”王破同样没听过这些东西。
上次来走的急匆匆,也没在当地久留。
“他说的亭林馒头,其实是金山亭林方糕,这个我倒是知道。”孟非感叹了一句,难得跟平国公王破,说了一下这金山亭林方糕的来历,乃是一段凄美的佳话,不过随后他就又问了田浩:“只是张泽饺是个什么饺子?”
田浩一噎:“没、没有张泽饺子吗?也叫张泽青龙饺。”
孟非摇了摇头,还特意问了他上任来雇佣的师爷,也说没听过。
“哪儿可能是我记错了。”田浩怀疑,那东西可能没出现,他提前了。
“那我们去吃好了。”孟非以为田浩可能也是道听途说,就没在意,但是王破将此事记在了心里。
难得有他想吃的东西。
松江府还是以前的样子,只不过田浩等人这次不再行色匆匆。
倒是有了点闲情逸致,且松江府有盛产的松江布,路上布店有些多。
“不知道这些日子是怎么了,松江这边开了许多的布料行,以前松江布难得的很,现在好像遍地都是。”孟非看着这些新开的松江布行:“还挺统一的,就叫松江布行,好像价格便宜得很。”
田浩跟王破对视一眼,他们想起了江南老家来信,说纺织机已经上线了,虽然绫罗绸缎织造的少,但松江布、细棉布等等布料倒是可以大规模生产了。
江南道的松江又是出海口,所以这里是第一个选择充斥的市场。
“你们俩知道什么?”孟非不傻好么,他看俩人的神情,就知道了这里头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