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称帝风李逍遥

第111章 四渡青冥江一

南楚皇帝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眼睛里闪烁着疑惑和深思的光芒。他沉默地凝视着丞相,仿佛在试图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到答案。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皇帝的眉头越皱越紧,好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但又不敢轻易相信自己的判断。

丞相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悦之情。他知道皇帝已经开始思考问题,并有可能接受他的观点。于是,他决定趁热打铁,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看法。他再次向皇帝拱手行礼,声音坚定而有力地说:“陛下,自古以来,战争策略层出不穷。其中,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等计策都是经典之作。我们怎么能确定这不是大梁皇帝的围魏救赵之计呢?也许他们故意制造出鹅城方向的混乱,以此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霓凰郡主能够趁机逃脱困境。如果我们贸然出兵鹅城,很可能会陷入敌人的陷阱之中,导致战局失利。”

南楚皇帝听了丞相的分析,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历史上那些着名的战役,以及各种奇谋妙计。心中暗自琢磨,如果大梁皇帝真的采用了这种计策,那么他们必须要小心应对。否则,一旦误判形势,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就在这时,他的思绪被打断了。丞相轻轻咳嗽一声,提醒他注意眼前的问题。南楚皇帝回过神来,看着丞相说:“爱卿所言甚是,朕需谨慎对待。”他深知战争的残酷性,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此时,他们正在商议如何调动军队,如何收复失地。南楚皇帝和丞相都明白,这场战争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战局逆转。他们需要制定出一套完美的战略计划,以应对大梁的进攻。

正当他们热烈讨论之际,一名侍卫匆匆跑来,将一封紧急公文递给了南楚皇帝。这是一份800里加急的军情报告来自鹅城,南楚皇帝打开信件,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原来,这份军情报告详细描述了戚继光在剿灭南楚禁卫军三万人后的行动。戚继光将手下的戚家军兵分三路,直扑鹅城、南面的安城、西面的打谷城,还有东面的朝夕城。这四座城池都是南楚的重要据点,如今却面临着被戚家军攻占的危险。

南楚皇帝和丞相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们原本以为戚继光会继续进攻鹅城,但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果断地选择了四面出击。这样一来,南楚的防线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陛下,我们必须立刻做出反应!”丞相焦急地说道,“如果让戚家军成功占领这些城池,我们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不利。”

南楚皇帝点了点头,他知道时间紧迫,不能再犹豫不决。于是,他与丞相共同商讨起应对之策。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最终确定了一系列军事方案,并下令立即实施。

鹅城周边的城池因为南楚大军外出征战,使得靠近战区附近的边城兵力空虚。此外,前来救援的三万禁卫军也被戚继光一举歼灭。因此,所有城池都被戚继光轻松攻占,这个结果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戚继光组织随军的民夫,将从南楚城池里抢到的财物和物资全部打包,运往岭南道。为了给这些运输队争取更多的时间,戚继光率领一万余名骑兵,向东渡过青冥江,气势汹汹地向叶城进发。

南楚皇帝和南楚丞相被戚继光的行动吓得不轻。如果戚继光成功夺取叶城,那么向东40里就是无兵可守的京城重地。为了防止叶城失守,他们不得不从云南前线调回大量重兵。

云南前线,南楚大军营地,主帅营帐内,李简正皱着眉头,一脸愁容。刚刚他收到了来自皇帝的圣旨,而这份圣旨的内容却让他感到震惊和困惑。皇帝竟然命令他分兵回师,去对付在南楚境内攻城掠地的不明匪军。对于这位身经百战的主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李简深知自己面对的敌人并非普通匪军,而是训练有素、战术高明的军队。他们能够迅速攻占城池,掠夺财物,给南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此时,他正与霓凰郡主率领的十万穆家军在前线对峙,双方僵持不下。虽然他拥有近二十万的主力部队,但在战斗力方面,与穆家军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他凭借人数优势勉强维持着不胜不败的局面。

如果他抽调兵力回援国内,那么必然会打破现有的平衡,给霓凰郡主可乘之机。然而,皇帝的旨意不可违背,他必须想办法应对这个困境。于是,他决定召集副将许白虎,共同商讨对策。

“许白虎,我刚收到皇帝的圣旨,命令我们分兵回师,对付在国内肆虐的不明匪军。”李简面色凝重地说道。

许白虎闻言,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将军,这怎么可能?我们正在与穆家军对峙,如何能分兵回援?而且,那支不明匪军究竟是什么来头,竟敢在南楚境内如此嚣张?”

李简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但皇上的旨意不能违抗。我们必须尽快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回援国内,又能守住前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要么战败,要么抗旨的两难抉择,李简和许白虎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勉强可行的计划。

李简果断地下达命令,让许白虎带领五万将士,晚上三更起床,四更造反,五更秘密出营,然后日夜兼程地赶往叶城,务必在匪军攻克叶城之前守住它。

次日清晨,许白虎一声令下,五万余名骑步卒悄然行动起来。他们口中衔着草,马匹嘴里含着嚼子,马蹄被布条包裹得严严实实,以确保尽可能不发出声响。就这样,这支军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营。

然而,尽管李简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保密措施,但他并没有成功隐瞒住大军的离去。那些隐藏在南楚军队随军民夫队伍中的不良人密探,悄悄地将这一重要消息传递给了正在行军途中的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