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山下一只猪

第312章 臣请陛下御驾亲征

“鞑靼?”

朱棡来此之前,可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准备工作。

特意拜托朱明帮忙收集并整理相关的资料和视频,最后这些珍贵的信息足足装满了整整一个硬盘!

此刻,当听到这个词汇时,他脑海里瞬间涌现出了关于正德大明时期,北方各个部族的详尽画面与情况。

只见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不屑地说道:“哼,真是好笑!如今这世道,竟然连随随便便一个无名小卒般的阿猫阿狗,也胆敢来找我大明的麻烦!”

李东阳并不知晓朱棡其实早已对这些情况有所研究,心中不禁有些担忧,生怕朱棡对这个时期的大明周边的局势不了解。

于是,他赶忙向前一步,语气急切而又认真地开始向朱棡以及大殿之上情绪异常激动的万朝朱棣详细解说起鞑靼等各个部族的具体情况。

李东阳从经济发展水平、军事实力强弱到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等等诸多方面逐一进行阐述分析,可谓是面面俱到,巨细无遗。

而且,他这番话不单单是讲给朱棡一人听的,也是说给在朱棣听的。

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物,对这里的情况可能不了解。

朱棡则始终一言不发,只是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李东阳。

随着对方讲解的深入,朱棡内心深处的惊讶之情愈发强烈起来。

暗自思忖道:“果然不愧是堂堂内阁首辅!真乃名副其实之人!即便是朱明精心整理出来的各类繁杂资料,在很多关键之处,比起李东阳所讲述的内容,还是显得不够全面和透彻呢!”

不过,这一切倒也算合乎情理。

朱明所精心整理的那些资料,大抵皆是借助于各类古籍中的相关记载、考古发掘成果等途径推测而来的。

李东阳呢,身处在当下这个时代,对于方方面面的实际状况,其了解程度无疑更为明晰且真切。

“倘若搁在往昔,那鞑靼断然不敢如此张狂放肆。估摸他们听闻了前些时日里,大明境内所发生之事,便误以为大明已然陷入内乱纷争,正处于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局面,遂妄图趁此良机挥师南下,肆意烧杀抢掠一番,并借机勒索诸多好处。”

李东阳慢慢的分析解释。

“自土木堡一役过后,大明众多骁勇善战的武将不幸阵亡沙场,历经数代积累起来的精锐力量亦是损耗殆尽,就连多年来苦心积攒下的大量物资……”

遥想当年洪武大明以及永乐大明之际,对待外族的态度,李东阳自是心知肚明。

彼时的大明王朝,几乎总是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

就好比那位雄才大略的朱棣皇帝,曾五次亲率大军远征漠北,威名远扬,蒙元各部族皆对其畏之如虎,纷纷避其锋芒。

可而今呢。

大明却时常遭受外族的侵扰冒犯,在此情形之下,确实有必要阐明其中缘由,以免无端背上这口黑锅啊!

不是我们无能。

实在是前面某些皇帝过于昏庸无道、荒唐至极,才导致如今这步田地,我们也都是受害者。

若不是那些个不靠谱的先皇们挖了这么多深坑,就凭咱大明朝的实力,那些区区外族又怎会有胆量前来冒犯?

如此一来,土木堡之战再次被提起。

其他大臣一听这话,顿时心中一惊,连忙向李东阳拼命使眼色。一个个心急如焚地在心里呐喊道:“老哥啊,您说话可得悠着点儿啊!千万要小心措辞,把责任推卸出去就算了,千万别冲动上头啦!”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棡以及站在一旁的朱棣,两人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铁青。

他们二人当年可是亲身参与过那场惊心动魄的土木堡战役。

当初,在朱明的大力协助之下,率领着来自数个朝代的联合大军,方才在土木堡与瓦剌展开了一场光明正大的激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更令他们难以忘怀的还有,当时身为一国之君的朱祁镇,竟然做出了那样令人不齿之事——亲自去叫门投降!

每每回忆起这段往事,两人无不感到气血上涌,血压直线飙升。

尤其是每当皇帝们相聚之时,其他朝代的君主常常会将这位“叫门天子”当作反面教材拿来举例。

每一次提及此事,老朱和其他几个大明皇帝,简直恨不能立刻找条地缝钻进去,以逃避这无尽的尴尬与耻辱。

正因如此,两个朱棣不知道挨了多少鞋底。

脸上差点都留下鞋印。

土木堡一战所引发的后果可谓是意义非凡、影响深远且规模宏大。

这一场战役过后,辉煌鼎盛的大明王朝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其国势开始由强盛转向衰落。

一直以来被大明强力压制的外族势力,此时对大明的敬畏之心已悄然减少了许多。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

李东阳正言辞恳切地进言:“老臣以为……”

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偷瞄了一眼坐在高位上脸色铁青的朱棣。

若是换作以往的朝廷,上方端坐的乃是朱厚照,那么李东阳自认为或许能够提出一些相对较为保守稳妥的策略和建议。

然而此时此刻,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上,端坐着的却是朱棡。

在历史上能文善武、智勇双全!

早在洪武年间,就曾多次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作战,

长年累月地驻守于太原一带,威震一方。

更何况,在朱棡身旁,还有那位威名赫赫的朱棣呢!

这位主儿可真是个传奇人物,把当皇帝当作副业来经营,而将领兵打仗视为自己的主业。

五次亲率大军征讨漠北,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强大到令人咋舌的万朝联军,就连李东阳这样见多识广之人都不禁为之震撼。

先不提万朝联军的武器装备的骇人威力,单说万朝联军的单兵素质,那绝对是远远超越了大明朝廷中的任何一支精锐之师,超出李东阳的想象。

细问之下,才知道万朝联军都是职业士兵,平时各种骇人操练,时不时去其他朝代打仗。

李东阳稍稍停顿了一下,缓声道:“自土木堡之战后,我大明王朝的赫赫威名遭受重创。依老臣之见,此次应当派出重兵,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北方诸族。微臣斗胆进言,恳请陛下御驾亲征,以此重振我大明昔日的雄风与威望!”

此言一出,在场的几位大臣不禁面面相觑,满脸惊愕地望向李东阳。

要知道,这位李大人向来老成持重、行事稳健,按照众人对他的一贯了解,提议出兵本是情理之中,但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力荐皇帝御驾亲征。

毕竟,距离那惨烈无比的土木堡一战不过几十年而已。

在土木堡之变以前,除了朱高炽在位时未曾亲征外,其他历任皇帝皆有过御驾亲征的经历。

然而,经此一役过后,便再无哪位皇帝胆敢轻举妄动、亲身涉险了。

只因大家都心有余悸,唯恐遭遇不测。

尤其是那位被戏称为“叫门天子”的朱祁镇,更是给大明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和耻辱。

倘若再有类似情况发生,恐怕就连一向积弱的大宋都会公然耻笑了。

更重要的是,作为朝中重臣,竟敢贸然提出让皇帝御驾亲征这等建言,其背后的心思实在令人难以揣测。

一时间,有人焦急万分地向李东阳连连使眼色,示意他莫要再说下去;也有人暗自摇头叹息,心中暗骂道:“李东阳啊李东阳,你可真是糊涂到家了!”

就在此时,一阵爽朗而洪亮的大笑声突然在宽阔的大殿内轰然响起。

坐在龙椅之上的朱棡,此刻龙颜大悦,面带笑容,目光炯炯地看着下方的李东阳,心中对其越发满意起来:“哈哈,好!说得真是太好了!朕正是这么想的!此次,朕决定御驾亲征,亲自率领将士们上阵杀敌,扬我大明国威!”

一旁的朱棣听闻此言,眼中也不禁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不愧是内阁首辅,见解独到,深谋远虑!大明可不是那软弱无能的大宋,若有敌人胆敢来犯我大明疆土,定当让他们付出惨痛代价,十倍偿还!皇兄此番出征,不知需要多少大军相随?待稍后,我便给你调来。”

朱棡闻言,爽朗一笑,大手一挥说道:“哈哈,十万万朝联军已然足矣!凭此兵力,必能大败敌军。”

朱棣却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若是仅为打败他们,十万兵马足够,但想要一战彻底解决漠北隐患,恐怕这十万兵力还是稍显不足。不如这样吧,目前大本营可以抽调三十万大军以及二十万新军,全力协助三哥,如此一来,漠北再也无忧。”

打败敌方军队并非最终目的,关键在于能否一劳永逸地消除漠北这个长期存在的隐患。

否则的话,一旦将来某天大明国力有所衰弱,漠北那些虎视眈眈之人说不定又会趁机卷土重来。

每每想到历史上大明最终竟被那大辫子所取代,朱棣心中便是一阵窝火与不甘。

朱棡缓缓地站起身来,双手抱拳向着朱棣深深地行了一礼,朗声道:“多谢老四你的鼎力相助!这份情谊,为兄铭记在心。不过,皇兄在此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四弟能够应允。”

朱棣连忙上前一步,伸手扶住朱棡的双臂,豪爽地说道:“咱们兄弟之间,何需如此客气?三哥但说无妨,只要我力所能及,定当全力以赴!”

朱棡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决然之色,沉声道:“若是此次出征遭遇不测,三哥不幸战败,我绝对不会被俘虏,当第二个朱祁镇。届时,我会毫不犹豫地给自己补上一枪!待到那时,四弟只需在这荒凉的边关随意寻一处空地将我掩埋即可,千万兴师动众修建陵墓、树立墓碑之类,配不上。”

朱棣听后,神色凝重地注视着朱棡,沉默片刻后,用力地点了点头,郑重地应道:“好!三

哥放心!”

一旁的大臣们却不禁面露惊色,纷纷出言劝阻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此去战场凶险万分,虽胜券在握,但仍需以防万一。不若派遣几员猛将跟随陛下左右,护您周全。想我正德大明,人才济济,军中更是不乏身怀绝技、能征善战的虎将良才啊!”

近年来,朝中武将备受文官打压,心中早已憋闷已久。

有着土木堡一战,还敢御驾亲征,让一众武将对其钦佩不已,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翻身的曙光。

他们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必须要紧紧抓住,在新皇帝面前一展身手,重振武将雄风。

“陛下亲征,末将愿为先锋!”

朱棡大悦:“好,朕答应了!”

朱明笑着说道:“既然这样的话,你们马上准备准备,等会我就带你们过去,早就有侦察兵跑地图,随时都能够过去。”

皇宫外的一片空旷之地上,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数十万大军。

这些士兵们全副武装,队列整齐,士气高昂,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朱棡率领着满朝文武赶到现场。

除了朱棡本人以及朱棣等少数几人显得镇定自若之外,那些来自正德大明本土的大臣们无一不面露惊愕之色。

他们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规模宏大、严阵以待的军队。

任谁也没有想到,短短时间内,竟能够集结起如此庞大且训练有素的兵力,并迅速完成所有战斗准备工作。

朱明上前一步说道:“朱老三,我刚才过去看了看,那边负责跑图的将士,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传送。”

朱棡满脸笑容:“此次多亏朱哥相助,不然的话,没个十天半月,估计过不去,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过去吧,早些击败敌军,大明便可减少许多损失。”

手臂挥动,一道漆黑如墨的神秘通道骤然浮现在众人面前。

对于这条通道,在场的士兵和一些大臣已经见识过其神奇之处。

没有过多犹豫,保持秩序,鱼贯而入。

很快,原本聚集在此处的人们便尽数消失得无影无踪。

下一个瞬间,当众人再次睁开双眼时,却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荒芜萧瑟的土地之上。

四周风沙漫天,满目苍凉,与之前所在的繁华京城形成了鲜明对比。

远处能够看到边城。

朱明去传送大军的时候,朱棡决定,满朝文武随军出征。

让他们赶紧派人回去送信告知家人。

他们还以为再快也得几天时间。

结果,上午决定。

中午就准备完成。

并在边关吃上了午饭。

效率惊人。

“大帅,鞑靼部族五万人马,驻扎在一点钟方向十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