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真的假的
闲聊了一阵后,众人说起了正事。
“吴掌柜,既然现在云寒商会已经在京城立下了脚跟,我也算是完成了使命,等会收拾一下,我就带人返回小云村。”
王刚说道:“至于这里,就交给你了。”
吴掌柜愣了一下,有些不舍道:“王统领不如在京城再玩几天,我准备趁热打铁,五天以后,便举行下一场拍卖会,到时候,你将拍卖的银票,一起带回去。”
他们这一次带来的琉璃,远不止十二件。
这次拍卖会只拿出来这么多,也是赵寒的主意,让他们一次不要拍卖太多。
毕竟,物依稀为贵,一次拍卖会拿出来的太多,那些公子哥哪里还肯出高价竞拍。
像这种天搞一次小型的拍卖,反而更容易调动他们的热情,也有助于博取众人的关注,令云寒商会的名气越来越响亮。
这是前世那些明星获取流量的手段,他们总要隔三差五的上次头条,博取大众的关注,被赵寒现学现用。
“待在京城这么多天,再不回去的话,护卫队的那些家伙,怕是要翻了天了。”
王刚摇摇头。
如今的护卫队,暂时交由秦铭管理,他倒不是不信任这个铁林军的战友,只是出来这么久,心里总是惦记着。
“好吧。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等以后有机会,再和王统领把酒言欢。”
吴掌柜叹了口气。
从屋里出来后,众人便各自回去收拾东西。
这一次返程,路途遥远,身上还携带有大量的银票,王刚带走三分之二的人手,剩下的都留在商会里面,帮吴掌柜打点店铺。
二牛刚将东西打包好,便看到王刚走了进来。
“王大哥,我这边已经收拾好了,咱们现在就走?”
二牛迫不及待道。
出来这么多天,他已经有些想家了,相比于京城的繁华,他倒是更喜欢小云村的宁静。
“你先别急,我有些话和你说。”
王刚招呼二牛坐下。
“王大哥,你干嘛搞得这么郑重,到底是什么事啊?”
二牛心里有些打鼓道。
总不会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吧?
“来之前,东家特意嘱咐我,若是这一趟京城之行顺利的话,就留下一部分人守在京城。”
王刚顿了一下,说道:“如今咱们留在京城的这些人,除了吴掌柜之外,都是一些打下手的,所以,必须留一个主事的在这里,你愿不愿意留下?”
二牛愣了一下,下意识的说道:“吴掌柜做的不是挺好的嘛,让他主事不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
“以吴掌柜的能力,确实可以胜任。而且他是杨公子推荐过来的,但咱们对他毕竟不知根知底,他对咱们小云村,也没有太多情谊。”
王刚沉声道:“所以,将整个商会交给他来打理,东家岂能放心。”
“而且,东家说了,咱们小云村日后的产业会越来越多,不能总靠外人帮忙打理,也要培养自己的商业人才。”
“咱们这些人里面,也就你最合适,你若是愿意的话,就留在这里。当时,你若是不愿意的话,也不勉强。”
琉璃生意,可是赵寒的主要资金来源,更不要说,日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东西,通过云寒商会销售,将自己的命脉交在一个外人手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二牛沉默片刻,挠挠头道:“让我留下来,是东家的意思,还是王大哥的意思?”
“当然是东家的意思,这种事情,我哪里能做得了主。”
听到这话,二牛嘿嘿一笑道:“想不到,东家还真看重我,居然把这个重任交给我。”
王刚眼睛一亮:“你这是答应了?”
“嗯。”
二牛用力点了点头:“虽然我不太愿意留在这里,但是东家这么信任我,我岂能让他失望。”
“好,东家果然没有看错人。”
王刚脸上一喜。
有才华的人太多了,但有但当且能担当的人,可是少之又少。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后,王刚便带着一行人出发。
他们刚走到城门口时,远远的便听到前方传来剧烈的马蹄声,以及一道急迫的声音。
“所有人让开,八百里加急!”
城门口的百姓连忙闪开了一条路,一匹战马如闪电一般,进入了城门,疾驰而去。
对于这一幕,那些百姓都没有当回事,他们都朝着城外行去。
而王刚却是皱起了眉头。
在军中多年,他深知八百里加急的意义。
只有发生了重大的事情,才会采用八百里加急传递消息。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城门的守卫走上前来,满脸热情道:“阁下是云寒商会的人吧,你们这是要返程了?”
王刚收回了思绪,和守卫寒暄了几句后,好奇的问道:“敢问军爷,刚才过去的那个士卒,是哪个驿站的?”
这些城门的守卫,常年在此把守,对于各个驿站的士卒,可是相当的熟悉。
那名守卫没有多想,直接回答道:“那人是从东山郡那边过来的,怎么,你认识他?”
“我可能认错人了。”
王刚敷衍了一句,心头却是一紧。
东山郡那边,可是海寇泛滥之地,什么事情,能用得上八百里加急?
算了,这些事情,哪是自己能操心的。
摇摇头,将心里的念头都挤了出去。
“吴掌柜,二牛兄弟,你们请回吧。”
王刚冲着过来送行的吴掌柜和二牛道。
“一路顺风。”
吴掌柜和二牛都一脸不舍道。
“改日再会。”
王刚挥挥手,两腿一夹,脚下的马匹骤然加速,他身后的其他人,连忙跟了上去。
由于是空车回来,速度比去之前快了许多,不过四天的时间,王刚等人便回到了村里。
那些路过的村民看到王刚等人,纷纷打起了招呼。
而那些孩子也围了上来,仰着头听着他们的对话。
“王统领,京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比咱们小云村大多少?”
“我听人说,京城的那些百姓,穿的都是绫罗绸缎,这是真的假的?”
“我也听说了,京城的那些街道,都是铺设的青砖,要多繁华就有多繁华。”
这些村民一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县城,京城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传说中的地方。
在这个贫穷且通行不便的年代,这也是很普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