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好惹
清脆的鼓掌声响起。
三人都愣了下,下意识的朝着营帐口望去,发现李婉儿走了进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赵公子果然让人佩服。”
李婉儿由衷的感慨道:“本宫没有你这样的本事,唯一能做的,也只有为那些百姓立一座丰碑!”
“丰碑?”
赵寒、王刚和王益都愣住了。
“我会命人竖立一座石碑,将那些百姓的事迹,全都写在正面,而石碑的后面,则是铭刻上那些百姓的名字。”
李婉儿顿了一下,看向王益道:“还要劳烦王公子,将那些百姓的姓名,尽可能的收集过来,也好让天下人,尤其是枫林郡的百姓知道,你们的所作所为。”
“毕竟,你们可是拯救了枫林郡的大功臣,不应该被人所遗忘!”
“这......”
王益感动的眼睛都红了。
为他们这些贫民百姓立石碑,这在过往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想起这段时间的遭遇,他就激动的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赵寒则是眼睛一亮。
他从李婉儿身上,看到了和其他上位者不同的地方。
“殿下,你确定真的要立石碑吗?”
赵寒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提醒一番。
“立这样的一块石碑,可不是玉成兄能够决定的,怕是要上报朝廷才行。”
为普通百姓立石碑,在这个年代,可是大有争议的事情,尤其是李婉儿的身份很是敏感,放在有些人的眼中,这就是收买民心。
“当然。”
李婉儿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此事或许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本宫既然决定做了,必然会全力以赴,力争将此事通过。”
她也明白,自己的这种行为,必然会带来一定的非议,但她根本不在乎。
赵寒刚才的那番话,让她觉得,自己要是不为那些百姓做些什么,心里便过意不去。
“那我先替那些百姓,谢过殿下。”
赵寒由衷的感谢道。
李婉儿见状,心里莫名的轻松了下来。
也不知何时起,她已经在意赵寒对于自己的看法。
这让她自己都很是诧异。
另一边,胡炜和李慕芸先后赶到了马厩。
而这时,行刑已经结束,吴成被人搀扶到了担架上,那些士兵正护送他出营。
“玉成哥哥,咱们要不要上去问问情况?”
看着吴成的惨状,李慕芸忍不住问道。
“人家打成了这样,咱们上去问什么,都会被误以为是看笑话。”
胡炜摇了摇头,叫来了一名盔甲兵,询问了具体的情况。当知道详情之后,胡炜和李慕芸的脸上,都闪过一抹担忧。
“这下可是麻烦了,看吴成刚才的样子,人怕是要废了,这可怎么办呢?”
“若只是人废了还好说,看他的伤势,怕是已经伤到了骨头,能不能包住性命都难说。”
胡炜叹了口气道:“虽说他只是吴家的幼子,并没有当成继承人来培养,但吴国丈对于这个儿子,可是相当的宠爱,否则,也不会将他派到太子身边,为他寻求一份出路。”
李慕芸闻言,脸色愈发的难看。
“若是吴家闹将起来,事情可就麻烦了,怕是赵寒这次的功劳都要被抹杀掉!”
听到这话,胡炜沉默了下来,像是在沉思什么。
李慕芸见状,不由得着急道:“玉成哥哥,你要帮帮赵寒啊,他这次可是帮了枫林郡的大忙。”
“慕芸,你别着急。”
胡炜摇摇头道:“学义刚才和殿下在一起,他不会不知道吴成的背景,更是清楚惩治吴成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他还是执意为之。”
“你有没有想过,他是有意这样做的?”
李慕芸皱眉道:“有意为之?你这是什么意思?”
“很简单,就凭这次的功劳,学义必定受到极重的封赏,甚至,独领一军都不是不可能。”
胡炜解释道:“但看他的样子,对于这些似乎并不感兴趣,但若是封赏下来,他不接受也不行,毕竟皇恩浩荡,他怎么也不能拂了陛下的面子。”
“唯有如此,才能将这份封赏抵消掉。”
“当然,他恐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李慕芸忍不住问道:“什么目的?”
“那就是立威!”
“立威?”
“没错。”
胡炜点了点头:“他现在的基业可是不小,不仅有着一千匹战马,手上更是有着香皂以及许多新式的武器,打他主意的人不会少了,所以,他必须借助这次的事情进行立威,让他那些人知道,他赵寒不是好惹的!”
李慕芸暗自颔首道:“你说的确实有道理,这个可能还是很大的。”
“只是,吴家可是太子的嫡系,出了这种事情,太子势必不肯善罢甘休,到时候,他要是找赵寒的麻烦,这可怎么办?”
“你放心好了,学义既然敢这样做,自然不会留下把柄。”
胡炜淡然一笑道:“他对吴成可是以军法论处,吴成带人到军营中闹事在先,按照军法处置他,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哪怕是他最后死了,那也只能怪他自己身子骨太弱,和学义没有任何的关系。”
“至于太子背地里下手,这个就没办法了。不过,以学义的手段,估摸着也不会怕这些。”
听到这番话,李慕芸忍不住感慨道:“不过是这么一件事情,里面的弯弯道道就如此之多,还好我不是男子,不用入朝为官,否则,每天光是勾心斗角,都要头疼死了。”
“那是辽王把你保护的太好了,许多事情不用你来操心。”
胡炜看向了京城的方向,叹气道:“吴成的事情,不过是个小插曲罢了,真正的风雨,马上就要来临了。”
李慕芸好奇道:“玉成哥哥这话是什么意思?”
“当时殿下和赵寒带人过来支援,在进攻云溪谷时,她不是派人向京城报信嘛,算算日子,这信差不多也该抵达京城了。”
胡炜解释道:“陛下和朝中的那些大臣们看到信之后,怕是非得热闹起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