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刮目相看

“哼……”黄宏章无法前进,但他还是瞥见了桌上放着的两张黑白照片和许宁的手绘草图。

他认为这只是简单的复刻工作,于是放心离开,心中暗自嘲讽:“真是大无能教小无能,到最后还得抄袭苏联人的设计。飞行器设计可不是画画那么简单,光凭两张照片又能搞出什么名堂?”

此时,许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被贬低。他已经完成了两幅示意图,正准备列出后续步骤。

其他三位组员也迅速拿出笔记本和笔,准备记录。

“我们的计划是这样,我们将对进气口和前机身进行整合设计。”许宁指着草图上的雷达罩顶端,标上了字母α:

“我将提供五个不同角度作为起始点,你们的任务是帮我计算出每个角度下的具体设计参数。”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项工作可能完全由计算机完成,但在当时,他们必须亲自动手,特别是查阅大量的工程手册来完成计算。

老魏三人频频点头,仿佛小鸡啄米一般。

“接下来,我会讲解整个过程。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务必提问。”许宁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数字“1”。

“首先,我们需要设定一个锥形的前端,并且确定它的半锥角,同时要根据锥形的长度来进行标准化。”

“其次,我会负责确定进气口附近流场的速度。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一架常规飞机,所以我们预期的设计速度大概是在1.6马赫左右。”

“接着,我们要找到进气道内壁与锥形前端相交的那个特定位置,以此来决定进气道的安装角度。我们会计算出这个角度。”

“然后,通过观察内锥激波如何与锥形前端相互作用,我们可以确定进气道上下唇口的具体形状。”

“最后一步还是由我来完成,基于进气口的三维形态,在选定的速度条件下追踪流线,从而塑造出进气道的内壁结构。”

“以上五个步骤完成后,理论上我们将得到最佳设计。不过,要看看哪个方案最适合米格-21,我们还得像之前那样使用Cfd软件进行模拟。

我会负责运行模拟,而你们的任务则是整理数据和制作图表,以便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识别出最佳选项。”

许宁提到了风洞测试,但他显然认为目前这并不是必需的步骤。

写完最后一点后,他放下笔,看向三位伙伴:“大家都清楚了吗?”

房间里一片寂静,直到老魏打破了沉默:“嗯,我大致明白了,但还是有些细节不清楚。不如我们现在就去图书馆,边查资料边试着自己动手计算,遇到问题再来找你帮忙。”

“可以,就这么办。”许宁同意了,随即收拾起自己的物品。

老魏习惯性地帮助唐紫薇整理她的资料,四人迅速离开了研究室。

这间研究室不大,许宁的话并没有刻意保密,黄宏章和他的团队也听到了全部内容。

“章哥,他们好像真有一套办法,你听懂了吗?”黄宏章的一位同伴低声询问道。

黄宏章皱眉摇头,显然他也感到困惑。当许宁开始讲解时,黄宏章并未特别注意,但很快他就意识到,对手不仅仅有了设计思路,连具体的实施步骤都已规划完毕。

没有看到草图的情况下,黄宏章对那些技术细节感到相当迷茫。

黄宏章从未听说过许宁口中那些专业术语,这让他的心情有些烦躁。

这时,旁边的组员小声嘀咕:“我觉得他们可能是在乱讲,课堂上我可没学过这些东西。”

黄宏章的脸色这才稍稍缓和。而坐在稍近位置的刘然则补充道:“我隐约听见他们在讨论什么圆锥前体和进气道,听起来挺专业的。”

这句话提醒了黄宏章,他记得自己曾在一本英文设计手册中读到过相关概念。

于是,他急忙从背包中取出那本书,快速翻阅着。

“真是牛啊,全是英文,章哥居然能看懂。”组员们赞叹不已,但黄宏章已完全沉浸在书中。

“找到了,一体化设计方法,进气道与圆锥前体。”黄宏章兴奋地指着一段文字:“这种设计最初应用于超音速巡航导弹,虽然效果不错,但技术尚不成熟,需要借助大量的计算机模拟才能实现,非常复杂。”

黄宏章的眼睛几乎要跳出眼眶,他继续阅读下去,发现了更多关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经过一番努力,将晦涩难懂的英文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后,他惊讶地发现这些内容竟然与许宁所描述的大致吻合。

“太不可思议了。”黄宏章喘息着喃喃自语。

这份漂亮国的手册明确指出该设计理念具有极高挑战性,即便是在整个国家内也鲜有人掌握。

然而,面前这位普通的大组员不仅对其了如指掌,还能提出比手册更先进的见解,并且似乎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黄宏章深知进行这样的模拟意味着背后庞大的工作量和技术门槛。

这一刻,他对许宁刮目相看了。

“这怎么可能……”黄宏章

喃喃自语,目光转向许宁等人离去的方向,满脸疑惑。

但当他再次低头看向书页时,脸上却浮现出一丝宽慰。

书上写着,目前还没有精确的方法来确定一体化设计中进气道的具体尺寸和形状,这意味着设计仍需依赖丰富的实践经验。

而像许宁这样的本科生,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背景。即便他们能设计出个大概轮廓,也只能算是半成品,绝无可能获得高分。

黄宏章深知,他们的导师刘教授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好高骛远的组员。

“别管他们了,先专心完成我们的项目。”黄宏章调整呼吸,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并从背包里取出所需材料。

他们打算基于皮拉图斯pC-6机型开发一款双浮筒式水上飞机,适用于观光游览、渔业监管及水域巡查等用途。

选择这款机型是因为书中有一个相似案例可供参考,只需稍加修改即可。

另一边,在京航大地图书馆内设有供小组讨论使用的小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