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第 101 章

    第 101 章


    ◎周姨母◎


    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三开始走亲戚。


    不过郁离并不怎么喜欢走亲戚,主要是不管是原主还是她,对郁家那些亲戚都不怎么熟悉,熟悉的亲戚早在昨天就已经见过了,也是比较亲近的。


    再加上柳氏是逃荒而来的,听说娘家早就没人,郁离姐妹几个自然也不用去外祖家走亲戚。


    年初三他们在家里休息一天。


    郁离是个闲不住的,这一大早,她就去院子里练了两个时辰的体术,练得满头大汗,肚子咕咕直叫方停下。


    下午时,她跟着傅闻宵练字,两个孩子也被拘着一起练字。


    三人排排坐着练字的一幕,让周氏每看一次就要笑一次。


    傅闻宵则坐在那里,给他们当先生,指点他们的字,对三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过在两个孩子没看到时,他会给郁离塞几颗果脯让她甜甜嘴,鼓励她继续坚持。


    年初四时,周氏见他们仍是不去走亲戚,便有些犹豫。


    “娘,怎么啦?”郁离直接问道。


    傅闻宵也看向周氏,虽然没有问,不过他的神色也是鼓励的,让她有话直说。


    此时他们一家人正坐在一起吃早饭。


    周氏不觉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我有一个妹妹,嫁到青河村那边,我想去看看她。”


    往年傅闻宵病得厉害,加上心里有顾虑,她自然没什么心思走亲戚,过年时傅家都是闭门谢客的。


    “娘,想去就去。”郁离说道。


    这一带的村子的名字都以“青”字开头,既然叫“青河村”,那应该不远吧?


    在她的认知里,没有什么地方是自己去不得的,婆婆当然想去也可以去。


    傅闻宵也笑道:“娘,我们也没什么事,不如和你一起去罢。”说着他又笑了下,“我也好久没见姨母,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现在我的身体好了,应该去看看她老人家。”


    听他叫“姨母”时,周氏呆了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


    郁离并不知道周氏原来还有个妹妹,当即说道:“娘,我们一起去吧,现在过年呢,正是走亲戚的时候。”


    既然是婆婆的妹妹,那也是她的姨母,去看看是应该的。


    周氏见他们都这么说,犹豫片刻,最后还是答应了。


    吃过早饭,她便开始收拾东西,从她忙碌的背影能看出,她其实很高兴。


    郁离看了看,小声地对傅闻宵说:“我都不知道娘有个妹妹,要不然昨天就和她去走亲戚了。”


    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三他们去看婆婆的妹妹,行程非常合理。


    傅闻宵看她偷偷摸摸的,眼里浮现笑意,也跟着压低声音:“其实娘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她是家里的长姐。听说当年周家很穷,又恰逢闹饥荒,为了养活几个弟弟妹妹,在伢婆来到村里相人时,她便跟着伢婆走了……”


    可惜,就算周家得到她的卖身钱,日子依然不好过。


    那时候正逢难得一见的旱灾,大家的日子都过得不好,周氏最小的弟弟还是饿死了,只有妹妹挣扎着长大,后来嫁去青河村那边。


    至于她的父母,早些年也去了。


    郁离听后,怔怔地站在那里,神色间有些茫然。


    傅闻宵突然心里一揪,有些后悔和她说这些。


    她的世界太过单纯,感情十分纯粹,一旦被她放在心里的人,她会十分重视,听到那些不好的事,会让她心里难受。


    若是有人欺负他们,她还可以帮他们打回去,让人不能再欺负他们。


    但若是他们因为天灾过得不好,她又能怎么办?


    “离娘,别多想。”傅闻宵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娘有我们呢。”


    郁离回过神,慢吞吞地哦了一声。


    周氏很快就收拾好要走亲戚的东西,整整一篮子,还往里头塞了点银子,是她做绣活赚的钱。


    接着她又将傅燕回、傅燕笙兄妹俩叫过来,给他们换上喜庆的新衣服,将他们打扮得像年画娃娃似的,格外的精神。


    她看着两个孩子的样子,很是满意,朝那边的郁离和傅闻宵说:“宵哥儿,离娘,我们走吧。”


    几人一起出门。


    隔壁的周婶子见到他们,便问了一句:“素娘,你们今天要去哪里啊?”


    素娘便是周氏的闺名。


    周氏笑道:“我们去青溪村,看看我妹妹。”


    周婶子当即道:“原来是去丽娘那边啊,确实应该去!宵哥儿现在身体好多了,既然能出门,肯定要去认认姨母家的。”她看了一眼傅闻宵,又说道,“今天年初四,应该有船了,你们坐船过去会更快。”


    “是呢。”周氏点头,“宵哥儿的身体还没好,我可不敢让他走太远的路。”


    和周婶子道别,一行人来到河埠头这边。


    却不想,来这里等着坐船的人挺多的,都是去走亲戚的,还有坐船去县城的。


    像是这种摇船渡河的,过年时的生意是最好的,毕竟一年忙到头,百姓手里也就是这时候有点余钱,会比较舍得花钱。


    周氏看了看周围等船的人,和郁离他们说:“青河村离这里比较远,坐船的话也要一个多时辰,挺久的。”


    若是走路,那得走大半天时间。


    所以还是坐船过去比较好。


    不久后便有一条船过来,这船是去县城的,每个人要五文钱。


    因为大过年的,这船费也跟着涨价了,等过了十五会降下来。


    有人咬咬牙,便出这五文,有人实在舍不得,和摇船的艄公讨价还价一番,发现价格实在不能降,只好放弃,决定去坐牛车或骡车。


    虽然这两者也涨价,但到底比坐船要便宜得多。


    最后上船的居然没多少人。


    因是不同路,所以他们等下一条船


    等船来了,傅家的人都上了船,告诉摇船的艄公,他们要去青河村那边。


    一个半时辰后,终于抵达青河村。


    郁离朝岸边看过去,她没来过这边,最熟悉的便是县城和青石村,还有青牙村和青溪村等周围几个连在一起的村子,因为年前她便被请去那些村子杀猪祭灶,可以说将青石村周围的几个村子都逛了一遍。


    因青河村比较远,所以没来过这边。


    付了船费后,郁离先扶着周氏下船,然后将两个娃娃提溜下船,最后是傅闻宵。


    她很自觉地照顾傅家的老弱病残。


    见她伸手过来,傅闻宵心知自己被她当成老弱病残来照顾了,不过他只是微微一笑,便从容地将手搭过去,由她握着自己的手,将他扶下船。


    这只手温暖又有力,似乎只要被它握住,就会让人生出一种踏实的安全感。


    被她保护的感觉真的很好。


    周氏先去找人问路。


    因为她也是第一次来这边,等问清楚路后,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对郁离他们说:“我也是第一次来,以前宵哥儿生病,实在脱不开身……”


    傅闻宵一脸歉意,“娘,是我的不是……”


    要不是他,周氏或许比现在过得自由一些,不用总为他担惊受怕。


    “没有没有!”周氏忙摆手道,“只要你好好的,我就满足了,这些事哪能怪你?”


    傅闻宵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他知道周氏不爱听这些。


    周氏的妹妹夫家姓王,王家在这一带是大姓,这边很多姓王之人。


    他们来到王家,便见王家院门开着,里头有说话声,应该是王家的亲戚过来。


    周氏有些激动,牵着两个孩子的手微微发紧,忍不住紧紧地盯着王家院子里头,并没有贸然进去。


    这是她第一次来妹妹家,心里多少有些怯的。


    郁离和傅闻宵则站在她身后,郁离手里拎着篮子,两人体贴地没有催她。


    还是王家的人发现他们,有人问道:“你们找谁呀?”


    周氏忙道:“我找丽娘,我是丽娘的姐姐。”


    那人一听,呆了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丽娘”是谁,直到有人哎呀地叫一声,说道:“丽娘不是大郎他娘的闺名吗?”


    王家今天来了几个亲戚,是王大郎父亲那边的兄弟,都在堂屋坐着说话。


    听说王大郎他娘的娘家人过来,一个个都有些惊讶。


    他们都知道王大郎他娘的情况,听说娘家是青石村那边,娘家已经没什么嫡亲的兄弟,只有一个守寡的姐姐。


    这几年,因为周氏刚丧夫丧子,再加上要照顾体弱多病的小儿子,王家人也不好过去走动,打扰他们。


    听说这姐姐挺厉害的,当年虽然为了养活家里卖身为奴,后来却自赎身契,并嫁给一个行脚商,做起有钱人家的太太。


    就算后来夫家出了事故,回乡时仍能出钱买地建房,日子过得也算不错。


    屋里的人赶紧出去迎客。


    等他们看到站在门口的几人,王家人都惊呆了。


    因为这五人不管大小,穿着打扮十分体面,而且长得也太好看了吧。


    就算是年纪比较大的周氏,明明都年过四十,可看着居然比村里那些三十岁的妇人还年轻,更不要说她身后的那对年轻男女,就像金童玉女似的。


    还有周氏牵着的两个娃娃,也是玉雪可爱。


    这时,一个黑瘦的妇人惊喜地从屋里奔出来,朝周氏叫道:“大姐,你怎么来啦!”


    周氏也一脸喜悦地看着妹妹,紧紧地握住她的手,“丽娘,我们来看看你……”


    周姨母和那些寻常的乡下妇人一样,因为长年劳作,让她看起来十分苍老,人也黑黑瘦瘦的,和周氏站在一起,周氏反倒更像是妹妹,身上颇有几分养尊处优的味道。


    这也能理解,毕竟周氏不用下地干活,最多只需要忙些家务,做做绣活。


    不过周姨母虽然长得黑瘦,人看着却十分精神。


    她很高兴姐姐居然来看她,激动得都不知道说什么,赶紧请他们进门,一个劲地说:“我真的没想到你们居然来了,也不提前告诉我一声……哎哟,他爹,大郎,你们快去烧水,今天杀鸡!”


    王姨父是个黑瘦的汉子,闻言憨憨地应一声。


    王大郎和他爹一样黑,是个精壮的汉子。


    周姨母虽然很激动,并没有忽略其他人,她看向姐姐身后的那对年轻男女,不由惊了下。


    “哎,宵哥儿也来了?你身体好啦?”


    见傅闻宵居然也过来,她便想到他的身体是不是好了,若他的身体好了,那可真是件好事,她姐也不用总是操心。


    傅闻宵朝她叫了一声姨母,温声道:“多谢姨母关心,是有所好转。”


    周姨母十分高兴,脸上的惊喜很明显,又看着郁离问:“大姐,这位姑娘是……”


    她认出傅闻宵和傅燕回兄妹俩,却不知道郁离是谁,怎么和他们一起。


    周氏笑道:“这是离娘,是宵哥儿的媳妇。”


    周姨母呆了呆,“什么?宵哥儿成亲了?啥时候的事?”


    “就是去年夏天。”周氏说道,“当时比较匆促,没时间和你说。”


    周姨母只是吃惊了下,很快就接受这事,笑着招呼他们-


    王家是乡下很常见的泥土房子,建得很开阔,有好几间屋子。


    周姨母夫妻只有两个孩子,长子王大郎,已经娶妻,女儿王二娘还没出嫁,不过去年就说亲了。


    王大郎的媳妇见公爹真的去后院的鸡圈里捉了一只鸡出来,忍不住问正在烧火的王二娘,“二娘,咱家真的要杀鸡?”


    这乡下人家,鸡可是重要的牲畜,一般不会轻易杀的。


    就算是过年走亲戚,都是用除夕夜做好的菜来招待,亲戚过来时,也只是随便吃一点沾沾嘴,不会真的吃光人家待客的食物。


    是以过年期间,除夕夜做的食物能一直待客到年初十。


    当然,最后那食物因为煮太多次已经没什么味道,若是有剩下,也是主人家自己吃了,一点也不会浪费。


    这年头百姓没有浪费的概念,再不好吃的东西,只要是能吃的,都会吃下去。


    王二娘说道:“肯定的,我娘很重视大姨,大姨是她唯一在世的亲人。”


    外祖家已经没人,只剩下这个大姨,她很明白娘亲的激动。


    说实在的,王二娘也没想到,大姨今年居然会过来走亲戚,甚至大姨家的表哥表嫂也过来。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大姨家的这位表哥,还有表嫂。


    他们长得也太好看了,她刚才都看呆了呢。


    **


    周氏等人得到王家热情的款待。


    王家其他亲戚略坐一会儿,便识趣地离开。


    他们都是同个村子里的,想过来随时可以,倒是王大郎他娘的姐姐难得来,想必王家也想好好招待他们。


    不过回去后,他们便和周围的人说,王大郎他们那大姨家的那些孩子长得可真俊,不管是大的小的都漂亮得像县城里那些有钱人家养出来的公子小姐,不愧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就算落魄了也和他们乡下人不一样。


    王家这边,傅闻宵和郁离、傅燕回兄妹俩正和王家人问候。


    “姨父、姨母。”他们朝周姨母夫妻俩叫道,又叫王大郎等人,“大表哥,大表嫂,二表妹。”


    除了周姨母,王家的其他人都比较拘谨,端出花生瓜子和点心招待他们。


    郁离他们在王家吃了一顿饭,周姨母还给他们封了红包。


    “一点小心意,你们收着。”她和气地朝郁离他们说。


    郁离和傅闻宵没有拒绝,将之收下,说道:“谢谢姨母。”


    傅燕回兄妹俩也乖乖巧巧地说:“谢谢姨婆!”


    周姨母笑着哎了一声,看起来很高兴,并慈爱地摸了摸兄妹俩的脑袋。


    周氏笑看着这一幕,也给王大郎兄妹俩红包,还有王大郎的媳妇。


    王大郎媳妇没想到自己也有红包,摸了摸红包,发现份量不轻,心里对这个大姨顿时十分有好感,嘴里叫着大姨叫得十分亲切。


    吃过饭后不久,他们便告辞离开。


    周姨母亲自收拾了一篮子的回礼,和王家人一起送他们出门,一路送到河埠头那边。


    这会儿船还没有来,众人便在河埠头等着。


    周姨母有很多话想和姐姐说,见船还没来,便朝众人道:“你们在这等一会儿,我和大姐说点儿话。”


    众人知道姐妹俩难得见面,有很多话要说,自然都应下。


    周姨母拉着周氏到不远处,这里四下开阔,不用担心会被人听到她们的话。


    “大姐。”周姨母一脸认真地问,“宵哥儿的身体好了,你们是不是要离开?”


    周氏点头,“是的,不过不是现在。”


    周姨母脸上露出担忧之色,欲言又止,“大姐,能不走吗?实在太危险了……”


    她想起三年前,大姐带着傅闻宵和两个孩子回乡的事。


    得知大姐回来的消息,她第一时间赶去青石村,不为别的,只为姐妹三十年未见,实在是惦记得紧。


    当年大姐离开时,她已经记事,一直记得大姐。


    后来弟弟没了,父母差点哭瞎眼睛。


    父母心里一直惦记着离开的大姐,时不时在她耳边唠念着,直到父母临终前,他们还记挂着大姐,也让她一直想着大姐。


    时隔多年,大姐好不容易回来,哪知道却是以新寡的身份回乡,还带着一个生病的孩子,两个不满一岁的孙子孙女,甭提有多可怜。


    周姨母很心疼大姐,想帮衬她的,但大姐让她以后没事别过去,怕连累到她。


    她不知道大姐经历什么,只知道那个叫傅闻宵的孩子并不是大姐亲生的,而是大姐伺候的主家的孩子,他们回乡是为了避难。


    而且傅闻宵当时病得很重,这三年来听说一直没好过。


    没想到,现在傅闻宵居然身体好了,他们居然还来这边看她……


    周姨母心里有种预感,一旦傅闻宵的身体好了,她姐就会离开。


    听说她姐是傅闻宵的奶娘,这孩子可以说是她姐奶大的,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若是孩子离开,当“娘”的肯定无法抛下孩子,自然要跟着的。


    周氏朝忧虑的妹妹笑了笑,说道:“丽娘,你不用担心,宵哥儿很厉害的,只要他的身体好了,就没人能再害他。”


    “真的?”周姨母犹豫道,“可当年你不是这么说的……”


    当年她姐不欲连累自己,让她以后别去青石村,也别去打探什么,是以连傅闻宵成亲这事,她这当“姨母”的,直到今天才知道。


    周氏有些不好意思,“当年我也不知道宵哥儿的身体能不能好……”


    傅闻宵的生死决定一切,如果他能活下来,那么他将会拿回以前的一切,所有的一切都不足为虑。如果他死了,曾经跟随他的人会再次被清洗,就连自己只怕也会成为清洗的目标。


    就算宵哥儿临终前会让人安排好她和离娘,只怕无法顾及其他人……


    所以她不敢和妹妹走得太近,生怕连累妹妹一家。


    周姨母嘴巴微动,很想问傅闻宵到底是什么人,到底忍住了。


    “大姐,你要保重。”她轻声说。


    周氏脸上露出笑容,“放心吧,以后都会好的。”看妹妹实在太担心,她到底有些不忍心,小声地说,“丽娘放心,其实宵哥儿的娘亲是……”


    周姨母双眼瞪大,瞳孔微颤。


    她双手有些颤抖。


    像她这样的平民百姓,这辈子连县官都没见过,居然先见到一位皇亲国戚……


    **


    回到青石村后,傅闻宵和郁离都能感觉到周氏的心情很好。


    似乎去青河村一趟,让她解开了什么心结,人看着越发的舒心。


    两人自然也放心了。


    过了年初十,傅闻宵突然说,想去县城一趟。


    “去做什么?”周氏有些担心,“你的身体……”


    虽然先前他们去过青河村一趟,不过全程都是坐船,下船后就直接去王家歇息,都不用他怎么折腾劳累。


    傅闻宵笑道:“娘放心,我的身体已经没事,这次去县城,是想去汪家拜访。”


    “汪家?”周氏越发的不解,她并不知道汪家。


    倒是郁离早就摸清楚县城的情况,自然也知道县城的汪家,好奇地问:“你认识汪家的人?”


    “不认识。”傅闻宵淡然道,“不过我以前听说过汪举人……嗯,其实也算是认识吧,只是一直未曾见过他本人。我要参加县试,县试报名时,需要请一名本县的廪生具保。”


    闻言,周氏目光微闪,算是明白了,他是想请汪举人帮忙。


    甚至他说的那句“其实也算是认识”的意思,她也有些明悟,不禁安心几分。


    这时,郁离问道:“要我陪你去吗?”


    傅闻宵欣喜地看她,“可以吗?”


    “当然可以。”郁离没有犹豫,“我答应过你,会陪你去县城。”她没忘记他的社恐,当初她还答应他,日后会陪他去县城,还会请他去酒楼吃饭呢。


    傅闻宵脸上露出笑容,温声说:“离娘,谢谢你,有你陪着,我就不用担心了。”


    “这没什么。”郁离不在意地说,“听说过年时县城很热闹,正好可以去逛逛。”


    傅闻宵笑容微滞,然后无奈地笑了下,果然不能太过期待。


    晚上,傅闻宵执笔,写了一封拜帖。


    郁离坐在一旁吃东西,抬眸看了一眼,看到拜帖的落款写的是“松鹤先生”。


    看来他这次去汪家拜访,是要以“松鹤先生”的名义去。


    想起上次去书斋送他的手抄孤本发生的事,她觉得就算他不认识汪家人,光是“松鹤先生”的名义,那汪举人应该会见他吧?


    傅闻宵等拜帖上的墨迹干后,将它放好,然后抬头朝她笑了笑。


    他并不想瞒她,只是有些事却不知道如何与她说。


    不过他相信很快,关于他的身份来历,都可以和她说了。


    ?


    作者有话说:


    其实男主的身份,很多姑娘已经猜出来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