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上弦幽径独行

第三章 凯旋

高津城内,街头巷尾,人潮汹涌。早有人传来消息,宣盛公子凯旋归来,今日便能进京。

在盛国,谈到宣盛公子,那便是天神般的存在。凡有战事,宣盛公子无往不胜,使得积贫积弱的盛国士气大振,因此盛国男女老少,无不愿一睹其英雄气概。

据传闻,宣盛公子此次出征,巧借地势,布下奇阵,仅率三千人马,便击退了燕赵三十万军队。又有传闻,宣盛公子起初战况不利,夜有仙人指点,于是公子亲自前往仙山求得神机军师佐助,那奇阵便是那军师的神作。

传言神乎其神,然而身经此事的人却知道,所谓仙山,不过是三国交界处一座不起眼的无名小山罢了。

终于,一队身着盔甲、意气风发的将士穿过了这条街道。人们不难认出,在军队前方、身骑战马、英姿焕发的女将领便是宣盛本人。然而令百姓惊讶的是,紧挨在宣盛身旁的,既不是什么名将,也不是女屯的贴身侍卫,而是一个身材纤弱的少年,尽管身着戎装,然而其姿容秀美、清雅脱俗,与军队风格实在不相符。

有消息灵通的,早在小范围内传开了,那少年便是传闻中宣盛公子进山寻访来的神机军师。人们都言神机军师未及弱冠,可谁也没想到那军师竟是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的美少年。

“依军师所见,这阵势如何?”

宣盛骑在马上似笑非笑,用仅能让身边人听到的声音说道。

“公子功高望重,实乃盛国之幸。”

上弦不温不燥,语气平平淡淡的,丝毫没有鼓舞雀跃的神色。

“这些人,是来迎接凯旋的将士们的。”宣盛噗嗤一声笑道,“当然,也可以说是来看你的。”

宣盛本可清晨进城的,可偏偏放慢了速度,又提前安排人员回城报信,将近巳时才大摇大摆地从坊间经过,正是为了让百姓看清她身旁这个和她的军队格格不入的家伙。在宣盛看来,这小娃就爱逞能,分明第一次骑马,腰板僵硬得很,脸上却仍装出一副淡定的模样,仿佛真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似的。不过这也恰恰与她为他营造的人设相符,不会露出什么马脚。

“公子实在没必要为我做到这份上。”上弦微微一侧头,小声说道。

“怎会没必要?”宣盛不以为然,“既然选择了跟着我,那得让人认得你才行。宫内没那么安逸,你以后行事也要谨慎些。”

上弦晓得宣盛的用意。她此言此举,无非是想向百姓也向宫中的人展现出她对他的重视,而那军师的名号也抬高了他的身价,到时候入了宫,就算只能当个食客,人们也不敢过于怠慢。只是他躲藏惯了,一下子暴露在众人视野之中,多少有些不习惯。

从宣盛的角度,能够隐隐约约看到他隐在冠系后的浅浅的耳洞。此人男女莫辨,宣盛瞄着那小娃的侧脸,越发觉得此人不真实,便是宫中乐坊,也难寻此等美色。

据他所说,之前他一直呆在乐坊,可宣盛却对他毫无印象。看来回头得让吕凤找个不容易被怀疑的角色去乐坊打听一下,看看这小家伙究竟是何来头。

宣盛凯旋的消息不仅传到了巷陌之间,也早已传入宫城。盛君此时还在太夫人宫中,一方面是请安,另一方面也是聆听教诲,换句话来讲就是来听训的。每当这个时候,盛君总是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毫无一国之主的气概,不时还要咳嗽两声,似有意似无意地瞅瞅门外,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

“你这身子骨,倒连我都不如。”见盛君心不在焉,班氏叹气道,“像你这样,如何治理得好盛国。”

“国事有母亲做主,是盛国之幸。”

“虽说如此,你也该知道形势。”太夫人白了他一眼,嗔道,“陈氏世代功勋,就算陈恪不懂礼数,也不该一斩了之。”

“母亲所言极是。”盛君咳嗽了两声,敷衍道,“今日宣儿回都,这时想必已经进了城,待她来给母亲请安,母亲亲自教训她便是了。”

当初班氏刚临朝,陈氏一族便站在了太夫人这边,两相贿赂,如今宣盛到达营地没过几天就斩了陈恪,在太夫人看来,也是对她的挑衅。此事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大概是因为宣盛回都,班氏又把这事搬了出来。盛君心中厌烦,但也不敢有所表现。

“依我看,这兵权该收回来。”班氏沉吟道,“兵权常年由女公子掌管,叫别国看了也不成样子。”

盛君心里道,要是他能说收回来就收回来,也不必在这里听老太婆唠叨了。

“宣盛刚得胜

归来,民心所向,又管兵多年,我若此时收回兵权,怕百姓不服。就算强行收回,将士不服,恐怕要生出事端。”

“可笑,堂堂一国之君,竟怕起自己的子女来了。”班氏冷笑道,“我看这女娃就是被你娇纵惯了。”

虽说如此,班氏还不敢轻易废掉宣盛,毕竟没了宣盛,就相当于毁掉了自身的保护符。她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在盛国还安定的基础上。

盛君又敷衍了一阵子,听见门外似乎一阵喧闹,忙问左右是怎么回事。

“是宣公子来了。”婢女回答道。

宣盛此时卸下铠甲,换上了袍服,步履矫健,依然不乏武士风采。她先向父亲和祖母行过礼,嘘寒问暖一阵,然后便听从盛君安排跪坐在一边。

“宣儿此行辛苦,为我盛国守住了西北,我正琢磨办个宴席为宣儿庆功,”班氏假笑着,让婢女上了茶,道。

“祖母也不必麻烦,为国效力是儿臣的本分。”

“只是宣儿到了营地,未曾有战,先斩首将,多少不妥,”班氏皱着眉,似乎为宣盛担心道,“陈恪乃功臣之后,如此行事,恐乱军心。你以后出征可要记住些。”

“祖母远在高津,不明战局。儿臣所为,自是为大局考虑,祖母且管内务,垫高枕头便可,军旅之事不必挂心。”

宣盛和班氏向来三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去。班氏挑她毛病,宣盛也暗暗讥笑班氏不懂军事,都是阳奉阴违,盛君看着头疼。

“听闻你亲自去山中请来神机军师,方能列阵破敌,想那军师必是绝世奇才。”盛君转移话题道,“不知那军师是何姓氏,此时身在何处。”

“军师姬姓吴氏,名作上弦,此番跟随儿臣回都,百姓都见过了。”

“既是功臣,理应有赏。”盛君道,悄悄抬眼看向班氏,“母亲认为,该封他个什么官职好?”

“我从未听说盛国境内竟有如此人物,不知军师祖上何人?”班氏半眯着眼,缓缓说道。

“军师是仲雍之后,在山中隐居多年,习得百家之长,不仅军事,也颇通治国。”

这一连串一半是宣盛杜撰,反正班氏也无从考究人家的祖先,她也就往贵里胡诌了。那小娃连他爹是谁都不知道,吴氏就是无氏,盛国少有此氏,班氏更扒不到他们的家谱。

“军事和政事毕竟有别,军师常年居住在盛国与燕赵之交,懂得边境形势,却不见得懂得国内之事。”班氏若有所思道,“封地和官职,过些时日我再考虑考虑。”

宣盛不会听不出这是推诿之辞,毕竟明面上小家伙已经站到了她这边,老家伙不会不警惕。不过她也不急,还想着再探探小家伙的底细,也没争论,又闲聊了一会儿便先退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