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轩辕Z1
“当然,我个人最喜欢这款手表的是一个小功能。”
“小科,我的车在哪里?我想它现在就出现在我面前。”
在周瑜对这款手表说出这句话之后,很快,现场和直播间的网友们都听到了新科语音助手的回复:“正在确定您的准确坐标,该场景为内部场景,是否开启权限?”
“开启权限,让我的新座驾来接一下我,产品发布会接下来就让项目团队去解说吧,我也要上个厕所,休息一下。”
“好的,轩辕z1正在启动,已经链接星轨,预计一分五十秒后抵达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听到语音助手的回复,周瑜微笑颔首,然后对着发布会现场的观众们说道:“这一款手表在我们的项目规划中,其实很早就有方案,只不过因为每次项目方案落地之后,公司都有更加先进的科技成果产出,为了能够让手表的用户可以得到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科技服务,我们的智能手表团队一直在尽可能的增加配置、提升产品各项功能。
大家也清楚咱们新科集团对产品项目的追求,要么就做到最好,开创一个新时代,要么就忍着,刻苦钻研技术。”
在周瑜进行解说的时候,发布会现场的门口处突然出现了惊呼声。
“哇~”
“握草,它真的开进来了。”
“这次还是无人驾驶?”
“amazing……上帝!啊,这居然是真的。”
一众媒体摄影师也很懂事的将主镜头转移目标,拍摄起了正在缓缓行驶进入发布会现场的一辆黑色轿车。
与第一代轩辕的造型相比,轩辕z1前脸造型与其如出一辙,统一的家族式语言,但是前大灯组造型更加方正一些,搭配引擎盖上的颇具力量感的线条,就像是人到中年,气质涵养收敛,但仍然有硬朗的体格。
当这辆车出现的瞬间,发布会现场嘉宾们看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大气、沉稳以及贵气。
隐藏式门板设计,配备五辐样式轮毂和熏黑的侧裙,让轩辕z1在行驶时没有那种传统的臃肿和老气。
而车尾造型虽然采用了贯穿式尾灯设计,但却有类似城墙的特殊造型,不仅富有层次感,更有一种厚重的霸气。
周瑜站在主舞台,就这样看着轩辕z1缓缓行驶到自己身前,然后稳稳停下。
他举起自己的手表,说道:“本次发布会发布的这款新科智能手表名为‘传世’,接下来就有请咱们‘传世’手表项目负责人刘主管,向大家介绍咱们这款手表的更多信息。
我就先行一步,咱们稍后再见。”
说完这话,周瑜与走进主舞台的中年人握手之后,就走到轩辕z1的主驾位旁边,轻轻敲了敲车窗。
不需要扯门把手,也不需要刷手表、感应卡,轩辕z1的主驾位车门就自动打开。
青年董事长十分轻松的坐进了驾驶位,将安全带系好之后,轻按了一下中控仪表按键,轩辕z1的主驾车门就自动关闭。
没有尾气,更没有发动机启动轰鸣的声音,轩辕z1就在无声中起步,缓缓行驶离开了发布会现场。
同一时间,那些观看新科集团发布会的车企高管层们,也陷入了和手机厂商高管层们一样的“深渊”。
“我们被申报图欺骗了,这辆车的实际质感更加优秀。”
“自动定位行驶,这是自动泊车入库和代客泊车的更高阶技术吧,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研究出来。”
“没有突出的激光雷达部件,这套智驾系统难道真的已经融入了整体车身?”
“自动电门、无人驾驶,还有感应敲击解锁,不知道这辆车的实际驾乘体验到底如何,新科汽车这次都不邀请媒体测试,保密工作做得太严了。”
而在这些车企高管层当中,也有某些车企的高管层在看到周瑜又在显摆新科汽车这套智驾技术的时候,开始在会议室义正言辞的表示:“营销视频我们也有看到,但现实驾驶使用这套技术,这是消费着用户的未来科技情怀。面对真实苛刻的现实工况,这种打擦边球的做法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新科汽车和特斯拉一样,涉嫌虚假宣传!”
“发布会现场的路线都是固定的,并且还有专业安保维护环境,所以这辆车才能够这样稳定行驶到周瑜这小子面前,我们完全也可以做到这种程度,但这是在欺骗消费者。”
“据说新科汽车的混动技术有比雅荻的工程师团队合作,这两家企业都太会营销宣传了。”
长程作为大夏联邦一家有数十年发展历史的车企,旗下也有不错的产品。
但是在新能源时代到来的时候,因为慢了那么几步,看到以前的小辣鸡比雅荻起飞,看到外行企业新科集团狂奔,并没有深思自家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也没有选择去和海外车企硬碰硬,而是走上了针对本土车企的发展道路。
这两年,长程车企的4s店宣传海报上,总是会出现针对新科汽车、比雅荻汽车的各种离谱对标,想要以此赢过这两家企业。
但现实却是,比雅荻彻底砍掉了油车项目,在新能源车赛道狂奔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科汽车的月销量也是屡创新高。
同一时间,比雅荻的董事长王船夫,却是坐在发布会现场,目送着轩辕z1离开,等到车尾彻底消失在他的视野中,王船夫这才收回目光。
他对身旁的几位工程师高管层,语气感慨到:“现在新科汽车的智驾技术,就像他们的智能手机研发速度,越来越快,虽然我一直认为自动无人驾驶技术不会这么快到来,但新科集团的这种技术攻克效率,如果一直保持下去的,或许新时代真的快要到来。”
与其他车企高管层不同,比雅荻的高管层们面对新科汽车的迅猛发展,没有那么多嫉妒和仇恨。
甚至他们眼眸低沉,已经在盘算着自家项目团队的技术成果什么时候能够商业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