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墙内墙外都在挥锄

现在哪儿还有那么多懂软件编程又懂半导体工业,还会公司自研指令集、掌握新科工业软件开发技术,又能够空出时间带项目的人?

看到新科半导体提出来的这一堆需求,郑承瀚都想辞职不干了!

不过,辞职是不可能辞职的。

如今已经有了家庭的郑某人,早已经将新科集团当做一个大家庭,哪怕董事长叫他在一个月内整出一个登月项目的设备研发领域精英工程师团队,他也会二话不说,拿着预算就冲锋在前。

“淦!希望哈工、西工和南理工还有没有招走的研究生吧,实在不行,本科也能顶一顶。”

郑承瀚当然没有想招人进来就做项目,他想的是尽快培养一批能够进比较基础项目的新人,然后将能力足够的工程师提到半导体那边的项目去。

几个小时,确定了前期大概的设备研发需求之后,郑主管绕过了人资,直接联系起了几位熟悉的校方负责人。

作为现在大夏联邦本土的工业代表企业,郑承瀚虽然并不是和这些负责人同一年龄段的,但在电话里听到的都是各种同辈语态。

“有三百人左右的缺口吗?第一年保底三万和项目分红,第二年开始调薪,虽然咱们学校的优秀学生都有实习企业,但既然是你们需要,那没说的,你把文件发给我,我联系那几位院长和学科负责人,问一下应届的和以前学生的意见。”

“要两百个吗?这有点难办啊,之前有国营和部队签协议带走了一批,你们的要求也高,当然我不是在说要求高不好,对于我们培养的学子,我当然有信心,只是你也知道现在各大企业都抢得紧张,今年商量和我们西工合作高精尖机床?这,唉,这不是新科半导体和新科光源都重视的核心项目技术吗?可以吗?

那,这样吧,郑老弟你什么时候派两位能够代表贵集团的管理,我带那几位教授的学生们一起聚会,聊聊这个事情。

毕竟咱们都是为了让咱们大夏联邦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更加优秀,嗯嗯,到时候企业号发一个专属链接就行……”

一年有一千多万的大学毕业生,这是对社会对学生对学校的极大考验,同时也是二十年前、四十年前的前辈们送给今日华夏的一份特殊大礼。

一千多万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暴力倾向,并且基本身体健康,不是文盲、有极强可塑性。

给这些源源不断的优秀学生提供对应的岗位和资源,他们可以迸发出欧洲那些小国家永远都无法爆发出来的力量。

但是如果没有优秀的岗位,产业没有升级,并且这个庞大的群体还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也是一个极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只需要一点火,就会爆发出可怕的火焰。

而且在这庞大的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着剧烈的竞争,混文凭、没有主观能动力和学习能力的,必定会在竞争当中缓缓滑落下去,而那些愿意学习,掌握技术,深耕行业的,也必将攀爬到更高的地位,看到不一样的天空。

百年教育,这是一个跨越时代的礼物。

半导体产业、系统软件工程产业、智能手机产业以及庞大的家具家电产业,再加上现在的庞大汽车工业,新科集团都用切实的技术支援和跨时代的产品,顶着无数抱怨、骂名,忍受着大夏联邦本土众多网友说着什么产能过剩、新企业不值得信任的言论,将曾经霸占高端的西方企业给踢到了一边。

如果不升级产能,不去做这些高端产业,只做做纺织业、卖卖资源,西方各大传媒培养的喉舌肯定不会喊产能过剩。

郑承瀚这几通电话打完之后的数个小时内,有高校教授眉头一皱,对校方高层表示:“现在我的项目小组都是国奖和其他大项目,他们肯定不能离开团队,我只能转发消息,有想去的,我不会拦,其他的事情就别要求我了,做不到。”

甚至有高校教授召集自己的心腹弟子,一脸诚恳的表示:“徒儿们,为师不希望你们在咱们宗门即将完成项目的紧要关头,背弃为师,这次项目完成了之后,咱们共登《nature》如何?”

也不怪这些高校教授视新科集团的“吃人”要求如洪水猛兽,实在是这些年头有太多行业同事、优秀弟子去往新科集团就一去不回。

他们在新科集团任职,搞科研赚大钱这也没有什么,但是对于现在留校任教带学生们的教授而言,优秀学生都跑了,那他们手上的项目必定会受到影响。

那些笨的本科学生可以去水项目,花不了几个钱,能出成果就当安慰抽奖。可优秀学生负责的项目,那是真会影响升迁,影响行业地位和荣誉的,容不得半点马虎。

对于自家老板(导师)的心声,有学生听了进去,并且也不想去企业工作,只想在实验室里面自己鼓捣项目。但是也有学生成了点子王,直接对自家导师提议道:“老师,咱们为什么就不直接整个团队都和新科集团签合作项目协议呢?这样咱们还能够用到更多资源,也不需要去新科集团工作打卡。”

“师傅,要不咱们一起去新科集团工作?上次聚会的时候,张师叔都过来邀请过您,听说他今年又在京兆市的三环买了一套房子,全是项目奖金……咱们团队这实力要是进了新科集团,最多三年,师兄们也能买一套房,而且我也打听到,新科集团对高端设备的研发程度已经远超其他企业和高校,咱们现在进去还能够学习更高精尖的实际制造技术,不然您这一身能力,岂不是要一直被学校这些普通设备给限制发挥?”

这些年,新科集团养肥了太多科研技术人员,他们的生活转变、钱包厚度,已经影响了太多行业内部精英。

毕竟,到新科集团工作也并不算“资敌”,并且新科集团的所作所为早就已经在行业内成为了优秀模板。

一边是校方的培养、大夏联邦官方的培养和扶持,一边是一个民营企业的合作邀约,这本来是不需要任何犹豫就能够做出决定的选择题,此时却有部分教授,犹豫了。‘

几百万,几千万的预算,看似多,但是在高精尖产业,有很多时候,钱是买不来那些被限制的技术、设备、材料的。

而加入新科集团,哪怕不是去和新科集团签劳务合同,只是去签一个互助协议,在不变动工作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可以借新科具体泽哥平台做项目,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西蜀电子科技大学。

前段时间扇了一位海龟教授一巴掌,本人不仅没有被辞退,反而还在返聘工作的杨老教授,在得到自己学生的消息之后,也通过自己的人脉,召集了一群优秀博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学生。

他虽然年纪已大,但是当他站在讲台的时候,精神头却比那些五六十岁的中年教授都要好。

习惯性的拍了一下讲桌,杨师信对座位上的一众中年、青年学生讲道:“技术创新说着很容易,但是要做出实用性创新成果,就必须要从底层协议、硬件到高层系统软件都进行创新。

大家都在说要搞创新,但是咱们都知道某些人做的创新是怎么一回事,就是把国外的设备和技术买回来,改改成果,就成了自研创新,偏偏这样还能够合法拿补贴,出文章,顺利升职。

而新科集团,咱们学校与这家公司合作的时间已经并不算短,最开始这家集团的核心技术知识在咱们本土都处于被官方保密协议制约的技术,我们签了合同,也仅仅只有一些基础的知识技术可以学习,但是随着合作加深,我们甚至可以学习到新科工业软件平台的软件开发和设计。

我询问过那些在高丽韩星电子集团、英伟达、amd这些高科技企业工作的学生,他们也都对新科集团的半导体产业技术、高精尖设备技术有着极高的评价,甚至有人说他们所在的企业高层,为了拿到新科工业软件平台的技术授权,愿意付出数十亿美元的代价,但是新科集团却并没有同意。

而我们这些签署合作协议的高校师生,却能够免费教授学习。

这一次,新科集团再次召集优秀工程师、科学家和其他高精尖领域的研发人员,据说是为了一个跨时代的技术项目,我并不强求大家参与进来,我只是想对大家说一个概念。”

面对杨师信教授的注视,有不少他教导过的博士学生表情生硬。

看着这些学生和同事的神态,杨师信在停顿了几秒钟之后,喝了一口保温杯里的热茶,然后才继续说道:“新科集团当初在进入我们本土半导体产业之后,为了革新升级整体产业,几乎是将所有可以利用的资金都放到了科研项目,并且只要是那位周董事长亲笔签字的采购文件,无一不是明码标价,不仅没有吃回扣、做假账,反而有些项目,新科集团还在主动掏钱。

我当时带的项目,新科集团给了三千万预算,同时还给了一百三十二名优秀工程师的配额,专职配合项目进展。

具体情况,现在受限于保密协议,我也不能对大家多说,但是大家应该也看到了,现在咱们大夏联邦的半导体企业基本都不需要高价进口购买国外的光刻机、光刻胶。

本土产业不仅做到了自给自足,还能够优秀到以高出国际市场价格百分之二十的售价做出口业务,并且供不应求。

所以,大家不要将咱们的身份看得有多重,高校的教育工作需要优秀的品德,但并不代表这个职位并没有强迫要求让我们放弃一起前进的机会,这次与新科集团的再次合作,我会带团队进去,后续应该没有时间在学校这边教书了,所以会申请辞职。

这也是我给你们讲的最后一堂课了,男儿当自强,畏惧学习强者,就永远不可能成为强者。

科研这一条道路,尤为如此。

好了,我的话讲完了,大家有需要的可以传阅这份新科集团提供的合作协议文件,记得不要外传,不要拍照……”

有不少教授在台下,听到这位老教授的发言,都下意识皱了皱眉头。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杨师信老教授就是在打破“门户之见”,并且推崇学习强者,推崇到暗戳戳鼓励他们放弃现在的金饭碗。

没错,就是金饭碗。

每个月有固定收入、补贴,每年还有官方、校方、科研组织批的上千万预算,带领学生们搞出来的成果只要有商业转化,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好生意,哦不,这种好工作,那是很多人都求之不得的!

哪怕是他们教导的学生,这辈子能够坐到这个位置上的几率也极小。

不过,大家都清楚的知道,这位老教授说的都是真的,对方也肯定会抛弃现在的荣誉和地位,一头扎进新科集团。

毕竟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也参与过和新科集团合作的半导体相关项目,那给钱、给资源不墨迹的态度,的确让人有些许迷恋。

而且在学校还要处理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动不动还要和甲方代表们应酬,和校方高层、官方来人一起应酬,但是在新科集团却没有那么多科研以外的事情要忙碌。

新科集团对大夏联邦本土高校的挖掘,可谓是不遗余力,拿着真金白银帮助这些高校流水不腐,每年都会腾出不少中高级别的岗位出来。

晚上九点。

董事长办公室的官方邮箱里面,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信函还在增加中。

助理主管徐秀,已经整理出部分需要自家董事长亲自处理的企业信函。

这其中有美利坚德州仪器.inm、英伟达等企业的总裁,亲自发送的关于寻求技术合作的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