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科技之胜
先后有近三万名金国士兵,包括渤海、契丹、汉人以及一部分女真人,得以留下性命,被编入官奴,发往后方负责修路搭桥去了。
这些官奴身份的俘虏们,同样被打散,以千人为队,分散到燕云诸府,为朝廷效力五年后,就可以获得被赦免的机会,成为一名受官府管辖的汉人。
同时王伦传令辽东孙安处,要求将一部分辽东契丹、汉人迁徙至大定府,并要求洪武五年以来的流放罪犯,皆以大定府为流放安置地。
他已经将林冲和郝思文派了出去,领汉军骑兵与韩世忠一道继续追杀吴乞买,至于后方如何安抚,就得靠他亲自动手了。
逃走的吴乞买身边只有不足两万兵力,在临潢府南面,又被韩世忠领兵追来,被背嵬骑兵与漠南牧民联军截杀了一阵,又折损数千骑,艰难地逃回到了临潢府城内。
如今金国上下已经人心惶惶,到了临潢府城外,又有数千附庸于金国的漠南诸部牧民逃走,他们的游牧地已经被汉军领着阴山诸部骑兵冲杀而至,家都没有了,如何肯继续跟着女真人卖命?
吴乞买不敢再死守临潢府,转而继续逃回了黄龙府,并将会宁府的军队召集而来。
当汉军的步兵出现在临潢府城下、开始有条不紊地搭设抛石机时,留守的金国将领完颜活女遣使求和,情愿投降,只求留得城中女真百姓士兵性命。
不投降没办法,完颜吴乞买虽然给他留了六千女真士兵,但这些女真人多是刚刚被编入猛安谋克的东北诸族,真正的完颜女真只有不到千人。
他的请求很快快马送到了饶乐水畔的王伦这里,王伦思虑了许久,最终答应了完颜活女的条件。
至此,借助饶乐水一战的大胜,汉军杀伤、俘获金兵近五万人,收复临潢府,将战线沿着饶乐水向东推进到了咸平府,也就是后世的通辽地区。
在辽国时期,契丹人曾先后将数十万渤海人以及汉人迁徙安置在大定、临潢、咸平三府之间,各设州县,开辟农田,进行屯垦。
但金国攻灭辽国过程中,先后攻打上京道、中京道,大肆杀戮之外,又将大量的人口向辽东迁徙,临潢府等周边的人口锐减,生活方式从农耕再度变回了游牧。
于是短短十余年间,咸平府西面的草原,就从耕田变为牧场,又迅速地荒漠化,许多辽国时代的城池被废弃,草场被过度放牧而破坏,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小片的沙丘。
这给汉军的补给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王伦也不得不再次暂停了进攻。
王伦曾经命翰林院与兵部收集整理前宋的战事资料,发现了一个特点:那就是宋军在三百里范围内,胜率还是相当高的,但是一旦超过三百里,甚至根据路况地势超过二百里,往往就要收获一场惨败。
原因也很简单,宋朝稀烂的后勤保障,根本无法保证超过三百里的战争补给。
更深层次的原因,除了管理制度繁琐臃肿之外,不外乎道路条件、车辆承载力等。
道路条件也不能怪罪于宋朝,即便王伦以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不断修缮道路,在这个时代仍旧要受限于科技的发展,只能依靠大量的人力与畜力为配合。
所以王伦又开始关注起了车辆的运输能力,前宋由于烂到骨子的马政,整个朝代持续期间一直处于极度缺乏各种马匹的窘境,随着王伦大力整顿朝廷马政,从漠南、西夏、吐蕃获得大量马匹,而且光复了燕云,重新获得了一处稳定的马匹来源,这个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是车辆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王伦很细心地研究过,此前他一直觉得,华夏古代以两轮马车为主,没有发展出西方那种四轮马车,或许是科技发展出现了问题。
但研究过后发现,华夏的工匠们已经在现有技术条件之下做到了极致,车辆的材质受制于木材,但减震措施同样很全面,而且两轮马车对道路条件的要求低,可以适应各种地形。
而且两轮马车同样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在后方悬挂额外的车厢,从而形成四轮两厢、甚至六轮三厢的马车来。
因此在王伦的要求下,工部组织了工匠,开始尝试用生铁为轮毂、轮骨,以青铜齿轮为辅助,当作转向器和连接器,制作了一批四到八匹马拉的大货车。
普通的官道多以两辆马车并行为规范宽度,所以到了草原上,四匹马以上的两轮、多轮大车,才有了通行的广阔空间。
王伦重视马车技术的改进,是因为他打算将小型的红衣炮改为马车拉,这样就不用人力推动,在战争中能够更快地布防到位,转运起来也更为方便。
他现在对战争推动科技发展可谓是有了直接的体会,科技的发展并不完全体现在军工的发展方面,民用科技也在不断发展。
比如朝廷眼下连通了漠南,与漠北也有了直接贸易的路线,草原对粗布的需求巨大,一向纺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就出现了新型的半人力半水力驱动的纺线机。
又比如邢窑、汝窑的白瓷、青瓷颇受国外欢迎,朝廷又为了打击西夏白瓷、高丽青瓷,大力支持,河北、河南两地的民间商行,也自发开始研究起了车辆的减震,毕竟需要通过陆路运输瓷器。
又比如汉军如今流行一种搭设便捷的帐篷,因为是淮南行省一个褚姓商人发明的,被兵部征为军用,联合建了一座大作坊,称为“褚帐”,已经初见组合式帐篷的雏形了。
这种并不直接体现在战斗力的各种发明,在汉军中得到了大力推广,一旦官府上报、朝廷审验后,王伦就会大力推动。
所以现如今的汉军,对金国军队的优势,并不仅仅局限于火器之利,方方面面的快捷,再加上制度优势,让金国全面落入下风。
这种纯粹的国力与科技带来的实力碾压,通过王伦的努力,朝廷文武官员的齐心,就以战争的方式不断显现出来。
王伦不需要提什么十败十胜论,只要将汉军的优势一条一条列出来,他这个皇帝只要不上头,只需要步步为营平推过去,金国又何足畏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