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庆天皇的不甘
“请她进来。”
安室奈美与肥富、祖阿一起到大明,她应该是足利幕府的人,代表着足利义满的意志。
这么来看,安室奈美来,应该是为足利义满做说客,希望通过杨帆的影响力,劝说朱元璋开贸易。
倭国人对我大明还真了解,恐怕费了不少心思。
杨帆在心中冷哼一声,对倭国的忌惮与防备又多了一分。
不多时,王图带着安室奈美来到了府中,月色下,安室奈美更加出众秀丽。
“安室奈美参见杨总兵,深夜来访,叨扰大人了,还请大人见谅。”
她的声音轻柔,汉话说得极好,如果不是仔细听,根本听不出任何的怪异。
杨帆挥挥手让王图下去,然后问道:“奈美小姐知道如今是深夜,为何来见我?就不怕传出去,对你名节有损?”
安室奈美柔柔一笑,道:“小女子听说杨总兵乃正人君子,统兵奇才,对杨总兵仰慕,特来拜见,还请杨总兵勿怪。”
“奈美小姐汉话说得不错,以前来过大明?”说话间,杨帆微微抬起头,上下打量安室奈美,这倭国的女子面对杨帆的目光,泰然自若,丝毫没有任何不适应的样子。
安室奈美摇了摇头,说道:“小女子第一次来大明,不过,我自小生活在寺庙附近,经常有来自中原的禅师谈论佛法,我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汉话。”
靠着僧侣学会了汉话?她的话,杨帆只信三分。
杨帆挥挥手,请安室奈美落座道:“不知奈美小姐夜里来访有什么事情,直说就好,不用客气。”
安室奈美嫣然一笑,道:“杨大人快人快语,小女子今日来拜访杨总兵,想知道杨总兵对我国内局势有何看法?”
杨帆闻言微微眯起眼睛,思忖片刻:“倭国中南北并立,相持不下,不过自南朝高官楠木正仪在室町幕府管领细川赖之介绍下投降北朝,南朝式微,如今已经大不如前了。”
安室奈美美目流转,有些惊讶于杨帆对整个倭国局势的了解,楠木正仪投降北朝,发生于南朝上一任长庆天皇在位的时候。
安室奈美沉吟片刻,更进一步,问道:“那杨大人觉得南朝与北朝,谁会赢?”
杨帆神情平淡,道:“北朝强势,南朝式微,奈美小姐已经知道结果,何必问本官?”
安室奈美盯着杨帆,道:“北朝强而南朝弱,但无论南朝、北朝,在大明的大军面前,皆不值一提,杨总兵,您率领大明辽东军横扫高丽的战报,可是令南北天皇以及足利幕府惊叹呢!”
见杨帆不语,安室奈美继续说道:“大明北征高丽、南征安南,如今高丽已经落入大明之手,尊贵的大明皇帝陛下,还有杨总兵您,就没有对我国动手的想法?”
安室奈美的态度很奇怪,似乎完全不担心倭国的未来。
杨帆眼眸里闪过一抹精光,道:“有如何,没有又如何?”
大明取得高丽,就拥有了进攻倭国本土的最好跳板。
倭国南北对立,但国内一定有明眼人,窥探到了大明的意图,这安室奈美,恐怕就是明眼人派来试探的棋子!
安室奈美悠然一笑,凑近道:“若大人说没有,小女子当即回去,若大人说有,小女子或许能帮助大人,助大人一臂之力!”
杨帆微微一怔,旋即仰面大笑道:“哈哈哈!安室奈美小姐当本官是三岁小孩?你北朝会希望我明军,进入倭国?”
北朝占据优势,用不了多少年就可吞并南朝,这时候北朝会“引狼入室”?
安室奈美缓缓站起身,向杨帆行大礼道:“请容小女子再次向杨大人介绍一下,杨大人,小女子不止是北朝宫廷的乐师,更是南朝前任天皇,长庆天皇之义女!”
安室奈美的身份,只有少数几个人才知道。
她本是孤女,1368年也就是洪武元年,长庆天皇退往吉野,在外出巡猎的时候捡到了一被遗弃的女婴,长庆天皇心善,将其收养起来,这女婴,就是安室奈美。
杨帆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安室奈美,道:“有趣,你一直潜伏在北朝,成为北朝最好的乐师,还跟着肥富、祖阿来到大明,就是为了见到本官,替长庆天皇传讯?”
杨帆没想到,安室奈美根本就不是倭国北朝的人。
安室奈美流露出一抹厌恶之色,道:“肥富、祖阿皆是贪财好色之徒,我给了他们些金银,这才借着交流音律的借口来到大明。”
杨帆觉得好奇,问道:“长庆天皇如今已经皈依佛门,他一个方外之人,大费周折将你送过来,为了南朝?”
安室奈美深吸一口气,道:“当年,后龟山天皇联合南朝的议和派逼迫义父退位,今年以来同意交还‘三神器’,令南北朝统一的声音越来越大,义父担心再没有外力介入,南朝会毁于后龟山天皇之手。”
“小女子来拜访杨大人,是因为杨大人您有雄心壮志,更能左右大明皇帝的想法,为救我南朝,我们别无选择!”
杨帆摩挲着茶杯,一字一句地说道:“奈美小姐,你是聪明人,本官相信长庆天皇也是聪明人,他就不怕未来我大明出兵到倭国,效仿在高丽之事?”
安室奈美的美目微微颤抖了一下,道:“义父说过,无论南北朝如何,大明一定会出兵倭国,既然如此,义父愿意助大明入倭国,不过,义父有两个要求。”
聪明!
杨帆对那位素未谋面的长庆天皇产生兴趣,正如长庆天皇所说,大明的出兵是注定的,不会以南北朝的意志而改变。
杨帆微微颔首,道:“奈美小姐请说。”
安室奈美犹豫片刻,说道:“第一,请杨大人严惩室町幕府的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以及其亲族,严惩南朝后龟山天皇及其铁杆支持者;第二,未来义父会效仿高丽王王禑、王昌,迁移到大明,不过义父要保留天皇的封号,这一点至关重要。”
“义父说,只要杨大人能说服大明皇帝陛下答应这两个条件,义父会动用他手中的力量,相助大明将我国,变为大明的行省!义父,要报仇!”
闻言,杨帆的内心狂喜,有了长庆天皇的帮助,未来大明在倭国站稳脚跟、攻城拔寨,将事半功倍。
不过,表面上,杨帆表现得很是平静,道:“长庆天皇已经出家,本官还以为他早已清心寡欲,无欲无求了。”
安室奈美流露出一抹悲凉之色,说道:“当年义父是被迫退位,忠于义父的臣子这些年死的死、走的走,许多人家破人亡,就因为他们忠于义父,忘不了义父。”
长庆天皇不是不知道,却有心无力救不了他们,哪怕长庆天皇已经遁入空门,后龟山天皇与之爪牙,依旧没有放过长庆天皇,一直派人暗中监视长庆天皇至数年。
长庆天皇的后裔,也在数年之间因各种“意外”,陆续死去,如今就仅剩下一个体弱多病的小儿子。
长久的监视与打压迫害,表面上,长庆天皇已经放弃了过往,但暗中却怒火中烧。
他表面有多平静,内心里面对后龟山天皇就有多恨,恨意甚至甚于室町幕府与北朝。
故而只要能报仇,就算将整个倭国都送给大明,长庆天皇也心甘情愿,。
杨帆没有立刻答应安室奈美,道:“此事非同小可,本官愿意答应你们的条件,但是陛下那边本官保证不了,不过,本官答应你们会尽力说服陛下。”
安室奈美闻言,面露喜色,道:“事关重大,小女子知道杨大人需要时间,只要在小女子离开大明之前,杨大人给我明确的回复就好。”
安室奈美心满意足地离去,不过,安室奈美怎么知道,杨帆绝对不会留下天皇法统。
一旦倭国并入大明,从名字到历史,从文化到语言,杨帆绝对不会留下分毫。
至于倭国的天皇,也将如同“衍圣公”的封号一样,彻底消失。
……
辽东诸将到京城述职,庆功宴如期而至。
开疆拓土的功劳,纵使是不少追随朱元璋的老臣,都没立过这般功绩,故朱元璋在宫中设宴,用了最高的规格,朝廷的文武百官皆有出席。
庆功宴上,觥筹交错,朱元璋开怀大笑嘴都笑得合不拢了,因为今日又有好消息传来:燕王朱棣在安南的战事进展顺利,又攻陷了一座雄关!
按照当前的进度,恐怕用不了多久,安南全境,皆会落入大明的手中!
兵部尚书李澄笑容满面,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用不了多久,安南也会如同高丽一样,成为我大明的行省,我大明蒸蒸日上,如朝阳初升,这一切都仰仗陛下您!”
礼部尚书李原名亦不甘示弱,夸赞道:“陛下英明神武,我大明拓土开疆,远迈汉唐!臣认为,陛下您的功业可比肩秦皇汉武,不如择良辰吉日,泰山封禅!”
在朱元璋之前,历代帝王里面最后一位封禅的乃是宋朝的宋真宗,从那之后再无君王行泰山封禅之事。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蹙,道:“泰山封禅,耗费人力物力颇多,吾大明南征北战,还要修建新都,哪有那么多的财力去组织封禅?此事休要再提。”
李原名本来想要拍马屁,结果拍到了马腿上,朱元璋何等人物?怎么会在乎那些虚名?当即否了李原名的建议。
历史上宋真宗在国家强盛时期,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这种人物都去封禅,朱元璋可不想与宋真宗相提并论。
杨帆与李景隆、瞿能、沈炼等将官坐在一处。
李景隆忍不住对杨帆低声说道:“听说李大人善于钻营,这次却钻营的过分了,惹到了陛下。”
杨帆的嘴角上扬,笑着说道:“泰山封禅由礼部负责,李大人急着做出些成绩来,才想让陛下去封禅,情有可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都有了醉意。
李原名被训斥一顿偃旗息鼓,觥筹交错间,忽有一人站起身,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臣杨伯成有事启奏!”
新任谨身殿大学士杨伯成声音洪亮,将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给吸引了过来。
朱元璋面色涨红,正在兴头上,温苒说道:“哦?杨大人有什么事?”
杨伯成学识渊博,博闻强记,自从担任谨身殿大学士以来,为朱元璋咨政提过不少建议。
杨伯成高声道:“陛下,我大明建永安都司时间不短,如今永安都司走上正轨,臣认为应当另选一良才,掌管永安都司,为杨大人分担,减轻杨大人的操劳。”
杨伯成语出惊人,三两句话矛头直指杨帆,尤其还是在给辽东诸将的庆功宴上。
李景隆眉头一皱,立刻站出来反击,道:“杨大人,永安都司下辖地域广阔,地广人稀,如今朝廷还在往永安都司迁移百姓屯田,局势不稳,怎能轻易换将?”
杨帆未来会对女真以及蒙古动手,少不得永安都司出力,杨伯成选在这个时候要动杨帆手中的权力,不是在胡闹么?
杨伯成闻言哼笑一声,道:“迁移百姓自有朝廷来主持,就算换了永安都司的总兵,能有什么影响?李大人,你是我大明的将官,应当对朝廷负责,可不能因为与杨大人的私交,因私废公啊。”
杨伯成受朱元璋提拔,他的立场永远站在皇帝与朝廷这边。
杨帆掌管两地都司,大权在握,又征伐高丽,在高丽的威望甚大。
若是让他一直在辽东待下去掌管大权,未来辽东那边杨帆的话语权甚至会盖过朝廷,故杨伯成等几位大学士,一直想要削去杨帆的兵权。
东阁大学士吴沉咳嗽一声,说道:“杨大人所言有理,虽然杨总兵是有功之臣,但朝廷的法度不可不遵,一人担任两地的总兵,这在我大明开国以来还是头一回,高丽既然已经平定,请陛下革除杨总兵永安都司掌印都指挥使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