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长亭送别
正月十六的早晨,冬日的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官道上,给原本萧瑟的景色增添了一丝温暖。岳飞、王贵、张显、汤怀和方梦华早已收拾整齐,院落中的草木在夜间结了一层薄霜,随着日光的照射渐渐融化。
「梦华,记住我们之前的约定。」岳飞在收拾行囊时,低声对方梦华说道。两人目光短暂相交,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继续各自忙碌。
阳光微弱地洒在汤阴县外的山路上,寒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岳飞、王贵、张显、汤怀四人背负行囊,准备踏上征途。方梦华默默跟在他们身后,心中五味杂陈。
昨夜的情感纠葛还在心中回荡,但两人都已达成共识,不让这段感情妨碍各自的志向。他们决定将昨夜的情感埋藏在心底,成为永远的秘密。
片刻后,徐庆如约而至,他身穿素朴的短打,显然已经为军旅生活做好了准备。他是岳飞的发小,身形高大,满脸的风霜显示出他在外奔波的经历。当他看到岳飞等人时,便主动迎上前来,热情地介绍自己。岳飞也不多话,只是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和师弟们。
「这位便是我们师妹方梦华。」岳飞说道,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感。
「幸会幸会!」徐庆拱手作揖,好奇地打量了一眼方梦华,目光在方梦华身上停留了一瞬,似乎对她的出众气质感到意外,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徐庆随即点头示意,不再多问,他毕竟是个江湖中人,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方梦华微微一笑,礼貌地回了一礼。
一行人沿官道北上,途经一个个村庄和田野,冬日的寒风迎面吹来,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步伐。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终于抵达了十里外的长亭。
长亭在官道旁的一片开阔地上,虽然并不宏伟,但在这个寂寥的边缘地带却显得格外显眼。几棵老柳树在亭旁摇曳,枝条轻拂过几块被风雨侵蚀的石碑,给这里增添了一抹岁月的沧桑。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将整个长亭染成了金色。一些商贩和书生聚集在这里,谈天说地,偶尔传来一阵笑声。
「好了,就送到这吧。」岳飞转过身,对方梦华说道,语气中透着一丝不舍。
方梦华点点头,目光依依不舍地望着岳飞和其他师兄们。她深知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但心中那份对于理想的坚定,让她强忍住了泪水。
「师兄们,一路保重。」方梦华轻声说道,声音却带着某种无法言明的深情。
「师妹,你也多保重。」岳飞点点头,然后他领着王贵、张显、汤怀,朝着长亭外的官道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长亭之中,大家互道珍重。方梦华站在长亭中,目送他们走向官道的背影逐渐远去,夕阳下,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却又坚定,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她知道,这一别或许就是生死永诀,战场无情,她不确定是否还能再见到他们。
夕阳终于沉入地平线,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方梦华的心中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情感,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地从心底唱出了那首令她动容的古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她的歌声轻柔而悲伤,仿佛带着无尽的眷恋和离别的愁绪。
长亭中的行人和商贩们纷纷停下了脚步,侧耳倾听这从未听过的优美歌声。那词,那曲,仿佛将每个人的心都带入了一种悠远而感伤的情境。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方梦华继续唱着,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下来。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岳飞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未知恐惧。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她的声音在长亭中回荡,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诉说着她心中的无奈与惆怅。
她的声音清冽悠扬,伴随着微风飘荡在空中。那柔情似水的歌声,仿佛将她所有的思念和不舍,都化作了这段旋律。
前方,岳飞的脚步微微一顿。他回头望向方梦华,眼中带着复杂的情感。张显、王贵、汤怀也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方梦华,面露感伤。
「梦华……」岳飞低声自语,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情感。他知道,自己此去可能再难见到方梦华,而她的歌声,正是她心中那份深沉的情感表达。
「师兄们,走吧。」方梦华挥了挥手,强忍住心中的泪水,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
岳飞点了点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转身继续前行,步伐坚定。而方梦华则站在长亭下,目送他们渐渐消失在视线中,眼中泪光闪烁。
她知道,这一别或许就是永别,但她也明白,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她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履行自己心中的誓言。
方梦华独自一人站在长亭中,微风拂过她的长发,带来一丝凉意。长亭中有几位商贩和过路的书生,此时正对她投来好奇的目光。
此时,长亭中的商贩和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一个商贩不禁好奇地说道:「这小娘子到底是哪家花魁,怎么会跟一群丘八同行?」
「你没看到她也背着包袱看着是两把剑?」另一个商贩接话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
「如今这世道,啧啧……」商贩们的议论声逐渐增多,充满了对方梦华身份的猜测和揣测。
「嘘——不对,这词这曲都是一绝,简直快赶上易安居士了。」其中一个年轻书生开口道,显然对方梦华的才艺感到惊艳。
「说不定是哪位读书人的恩客教的吧,但她还是只爱丘八哈哈……」另一个书生大笑起来,笑声中满是轻佻。
几人哄笑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轻蔑。
方梦华原本只是忍耐,但听到最后一句时,她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燃起一股怒意。她本能地想要发火,但在这一刻,她却强压下怒火,选择无视这些嘲讽。
然而,就在她准备转身离开时,两名衣着儒雅的年轻书生从长亭的另一侧走了出来。
「你们一个个简直有辱斯文,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一个身穿青衫的书生走上前来,目光冷冷地扫视着那些议论的商贩。
「你们刚才没听到他们是师兄妹?都是周大侠的高徒,此行乃是精忠报国。前线军中重地,小娘子不便同行,以此歌壮行,亦不失侠骨柔肠。」另一个身材稍矮的书生接话道,语气中带着对方梦华的赞赏。
那群商贩和书生们顿时语塞,不再出声。
「欧阳兄所言极是。」第一个书生继续说道,「如今国事艰危,你们可曾出力?只知道在这里评头论足,简直是对斯文的亵渎。」
方梦华见到有人替自己解围,心中一暖。她缓步走到两名书生身边,向他们深深鞠了一躬。
「多谢两位公子替小女子解围,在下方才失礼,尚请见谅。」方梦华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诚挚的谢意。
那两位书生微微一笑,似乎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其中一人道:「姑娘不必多礼。我等也是偶然路过,见此不平之事,自然要出言相助。」
方梦华抬起头来,仔细打量这两位书生。她发现他们气质不凡,衣着虽然普通,但举止之间自有一股儒雅之风。她心中一动,猜测这两人必定身份不凡。
「敢问两位公子尊姓大名?」方梦华礼貌地问道,心中隐隐有些期待。
「在下陈东,这位是我的挚友欧阳澈。」其中一位书生微微一笑,自我介绍道。
方梦华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震。她知道,陈东是开封太学生中颇有名气的人物,素来以直言敢谏闻名。欧阳澈则是他的好友,同样是开封太学生中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她隐隐感到,这两人将会在未来的局势中扮演重要角色。于是,她微微一笑道:「在下万美华,江湖一散人,暂居此地,偶遇两位公子,实乃幸事。」
陈东和欧阳澈对视一眼,显然对这个名字有些疑惑,但他们并未深究,只是微笑道:「万姑娘琴棋书画皆精,又有如此侠气,真是难得。刚才姑娘的词作深情感人,不知可是即兴之作?」
方梦华微微一笑,轻声答道:「确是即兴之作,因别离情感难抑,遂以歌寄意。」
欧阳澈点了点头,赞许道:「此词感人至深,恐怕不久之后便会在京城传唱开来。万姑娘果真才华横溢,令人敬佩。」
方梦华只是淡淡一笑,未作更多解释。她心中知道,这两位书生并非寻常之辈,若能与之结识,或许将来会有助于自己的大计。
「方才听闻二位公子之言,似乎对国事颇为了解。不知二位为何至此?」方梦华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
陈东与欧阳澈相视一笑,欧阳澈答道:「我们二人自幼立志为国,虽身为书生,但也关注天下大事。此次伐辽之事,我们从一开始便上书反对,但不幸得罪了权臣童贯。如今走访河北、东路各地,调查因伐辽而引发的民生困苦与民变。」
方梦华心中一动,暗自思忖:「这二人虽为书生,但却胸怀天下。也许他们将来会成为某种力量,而我或许可以利用他们的影响。」
「二位的志向令人钦佩。」方梦华微笑道,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许。
陈东和欧阳澈点了点头,神色中透出一股坚定。陈东说道:「我们最近在铭州一带看到,巨鹿泽贼寇张迪已经聚众数万,攻破了多个县城,如今正逼近大名府。我们正要回到开封,继续上书朝廷,希望能够让朝廷重视伐辽的善后事宜。」
两位书生见她并无继续攀谈之意,也不再多言,只是拱手告辞道:「万姑娘才貌双全,令我等佩服。今日有缘相遇,便此别过,愿姑娘前程似锦,保重安康。」
方梦华微微一笑,回礼道:「公子们也是为国事奔波,梦华敬佩。愿两位公子一切顺遂,后会有期。」
离开长亭时,她回头望了望那群商贩和书生,心中暗自决定,自己绝不会轻易屈服于这个时代的偏见。
而她所唱的那首《长亭送别》词曲,迅速在大名府和开封等地传唱开来,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