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一四四章:四方云动

宣和五年十月的京城,在开封府的深秋冷风中,皇城内却依旧如同往常一般热闹。但就在这个时节,开封朝廷的氛围却不如表面上的平静且有些压抑。济南知府刘豫的一封奏报带来了不安的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朝堂上掀起了波澜。

刘豫详细描述了明教女匪首方梦华,带领京东和淮南的漕帮人马,大闹齐州。尽管刘豫最终将这些叛军赶出了城,但损兵折将的代价显然不容忽视。这封奏报在朝廷上下引发了不小的波动,尤其是对方梦华的描述,更让朝廷高层感到一丝不安。

这封奏报呈至蔡京案前时,他正忙于与朝中官员讨论边疆事务。蔡京本打算略微翻阅,便置之不理,毕竟齐州不过一隅之地,暂时还未引起他过多的关注。然而,当他读到关于方梦华的部分时,目光不禁凝重起来。这个明教女匪首的名号,在短短几个月间,已然在北方传得沸沸扬扬。她不仅屡次在绿林会中崭露头角,还带领漕帮势力进退自如,这份胆识和谋略让她成了京东大地上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启奏陛下,济南知府刘豫急报:‘魔教女匪首方梦华,纠集京东与淮南的两大漕帮,率众大闹齐州。城中一度兵荒马乱,虽然臣等最终将其驱逐,但我军折损不小。此女势力日益猖獗,若不尽早除之,恐将成江北一大祸患。’」

这一奏报引发了朝廷上下的震动。方梦华的名字在大宋朝堂上已经不再陌生,自从她在东海和京东一带不断挑战宋朝的权威以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便会传来她的消息。然这次不同,她不仅劫牢大闹齐州,还逼得刘豫不得不向朝廷求援。

蔡京捏着那封奏报,眉头紧锁。老狐狸心中明白,刘豫作为济南知府,权谋手段不在自己之下,他奏报中定有隐情。但不论如何,这位「魔教妖女」的威胁却已成实事。他略一思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调整当前的部署,以打压朝中不安分的势力。

「此事不可轻忽。」蔡京斩钉截铁地对在场的官员们说道,「方梦华妖女之名,近来闹得沸沸扬扬,若是继续放任不管,恐怕会动摇我大宋根基。」

当蔡京宣读完刘豫的奏报后,几名大臣开始私下交换眼神。大宋朝堂上的权力斗争早已盘根错节,稍有风吹草动,便会牵一发动全身。

在殿中站着的一人,脸色尤为难看,他便是呼延家族的嫡子,呼延平。此刻他已无法掩饰心中的忐忑——自从他弟弟呼延庆在东海平海军的失利疑似从贼后,家族的声誉一落千丈,尤其是呼延家世代忠诚于朝廷的名声,在这次失利后受到了极大质疑。

如今,朝廷内部已经出现了针对呼延家的不信任,甚至有流言说,若不是有家族老臣撑腰,自己早已被免职查办。而今日的朝堂之上,蔡京再次提到呼延家的失败,显然是为自己所知的某些秘密做铺垫。呼延平不由得暗自心惊。

与此同时,在金国的中京大定府(承德),完颜希尹静静地翻阅着手中的密信。这是刘豫向金国传递的第二封消息,提及方梦华的非凡能力和潜在威胁。信中提到,方梦华不仅胆识过人,更有超凡的谋略,若任其发展,必将成为金国南下时的巨大障碍。

「方梦华……」完颜希尹在嘴里反复念叨这个名字,回想着大名府翠云楼那面纱后的倩影,似乎在品味其中的某种含义。

刘豫密信中的描述让他心中产生了一丝波澜。刘豫提到,此女极为聪慧,善于操控人心,若任其发展,可能会对金国南下形成巨大障碍。金国上下本已蓄势待发,准备南下对宋朝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但方梦华的出现却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这位金国大臣的看法。

「宋人自乱,正好为我所用。」完颜希尹低声自语,随即他命人草拟一封回信给刘豫,暗示他继续对方梦华施压,同时也密切关注她的动向,若有机会便下手铲除。

回到开封的朝堂上,蔡京的心思同样复杂,脸色比平时更显阴沉。

他很清楚,如今的朝廷内外皆有不稳之处。宋江的贼寇、方梦华的明教,还有朝中那些对他心怀不满的大臣,无不在威胁着他的权力。他必须迅速行动,以巩固自身地位。

他开始着手策划新的任命和调整,宗泽的忠诚无疑是朝廷的一大倚仗,但他的刚正不阿却也让蔡京心生忌惮。借升官为名将宗泽调往巴州,不仅可以削弱他的影响力,更是为自己安插心腹提供了机会。

「陛下,臣建议,宗泽镇守京东虽有功绩,但终究年迈,若再升任巴州知府,或许是个妥善安排。」

蔡京的话语打破了朝堂的寂静,赵佶微微点头,虽然他对宗泽的忠诚有所依赖,但对蔡京的建议也并不排斥。

「准奏。」赵佶简短地回应道,似乎对于这个决定并没有太多的犹豫。

宗泽在守住登州后,本来应受到嘉奖,但蔡京却巧妙地通过升任巴州知府的方式,将宗泽这个老将远调至蜀中。这一安排看似升官,实则是将宗泽从关键位置排挤出去,以减轻他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蔡忠的表现也令蔡京大为光火。蔡忠在沂山猎杀方梦华时的失败,被他归咎于张所与张宪父子的放水。为了显示自己在朝中的掌控力,蔡京将张所调往秦凤路凤州,任命其为团练使,这实质上是对张家父子的惩罚。

而就在蔡京准备让人通知宗泽的时候,他的目光转向了被冷落许久的呼延平。

「至于呼延家的问题……」

蔡京看向呼延平,眼中带着一丝凌厉,「既然呼延将军在东海失利,不如让他的族侄呼延绰暂时调到京东大营,正好与刘光世、高俅等人配合,围剿那群京东绿林。」这个决定不仅是对呼延家的试探,更是对呼延家忠诚的再一次挑战。

呼延平脸色苍白,但却无从辩驳,只能低头应命。

随着这一系列的调整,宋廷的局势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

平海军指挥使呼延庆的战败,让朝廷对呼延家产生了怀疑。呼延庆因投降明教势力而被朝廷视为不忠,导致整个呼延家族的地位骤降。朝廷在这次围剿京东绿林会的行动中,特意安排了呼延庆的族侄呼延绰加入莱芜大营,负责镇压绿林势力。

然而,呼延绰此行并非顺风顺水。领命前往莱芜大营的路上,他处处感到不安。刘光世和高俅派出的监视人员如影随形,不论是驻扎还是行军,他都能感受到被严密监控的压迫感。呼延绰心知肚明,朝廷已经对呼延家族失去了信任,而自己不过是被利用的工具罢了。

抵达莱芜大营后,呼延绰心情愈发沉重。营中,气氛紧张而肃杀,宋军正在集结力量,准备对京东绿林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围剿战役。刘光世亲自坐镇,督促各部做好准备,而高俅更是在背后操纵全局,显然是想借此机会彻底清除朝中对方梦华及其背后的明教势力的威胁。

在莱芜大营内,呼延绰感到自己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他明白,接下来的战斗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死,也将决定呼延家族的未来。然而,内心的焦虑和压抑感却让他举步维艰。他知道,自己和家族正处在一场巨大的阴谋漩涡中,稍有不慎,便会被吞噬得无影无踪。

呼延绰一边思索着家族的未来,一边不得不与内心的恐惧抗争。他明白,如果不能在这次行动中立下战功,他和呼延家将再无翻身的机会。然而,心底的恐惧和疑虑却如同阴影般笼罩着他,使他在每一次决策中都显得异常犹豫。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莱芜大营的气氛愈发紧张。呼延绰心中明白,真正的考验即将到来,而他能否在这场乱局中脱颖而出,保护家族的荣誉与利益,将成为决定呼延家族命运的关键。

与此同时,在大宋的另一端,宗泽的命运则迎来了新的转折。阮家兄弟在芝罘的败北虽令宗泽挫败了敌人,暂时保住了登州,但蔡京却借此机会,将他调任到偏远的巴州知府。这一「升迁」不过是变相将宗泽从朝廷的视野中剔除。老将宗泽满怀忠心,却不得不接受这个命令,默默收拾行囊,准备远赴四川。

宋徽宗赵佶最近的心情尤为复杂,齐州的动乱消息加上水师覆灭的惨况,让他倍感压力。平日里他享受着宫廷的奢华与艺术的安逸,但此刻,他却频频独自一人陷入沉思。

在他寝宫的墙上,挂着一幅由他亲手绘制的画作。这画中人正是那个如今令朝廷头疼的「魔教女匪首」——方梦华。赵佶曾以「卿本佳人,奈何为贼」为题,为她作画。这幅画当初被赵佶寄予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她姿容的欣赏,也有对她选择道路的惋惜。

然而,如今当他再度看向这幅画时,心中涌起的却是深深的无力感。方梦华不仅有着非凡的美貌,更具备极高的智谋和胆识。她带领明教势力一路从南方崛起,甚至深入北方腹地,胆敢大闹齐州。这让赵佶愈发意识到,这位佳人已不再是他可以轻描淡写的「女贼」,而是一个可以左右局势的强大对手。

赵佶常常独自坐在寝宫内,凝视着画中的方梦华,思绪万千。他知道,这幅画不仅象征着她的美貌,更提醒着他,眼前这个柔弱的女子,正是他治理天下的一大隐患。他心中暗暗忖度,是否真的该将她铲除,亦或是……将她笼络为己所用。

但无论赵佶如何思考,都难以得出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方梦华的存在让他感到既畏惧又迷惘,她的每一次行动都让他意识到,自己统治下的这片江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他,也必须做出抉择,否则可能失去的不仅仅是疆土,还有他毕生追求的繁荣与安定。

方梦华的名声虽然在京东绿林会中得到了认可,甚至被誉为「好汉」,但她也清楚,朝廷对她的关注正逐渐加深,她在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更加小心。

京东的绿林会因为她的参与变得更加团结和强大,但与此同时,金国、宋廷,以及其他江湖势力的目光也都汇聚在她的身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方梦华将如何应对来自多方的压力,将成为决定她命运的关键。

这场由齐州劫牢引发的风波,正如涟漪一般,迅速扩散,直至引发整个北宋局势的巨变。而方梦华,已经站在了这场风暴的中心。这一切都让大宋的局势愈加复杂与混乱。而在这乱局中,方梦华逐渐崭露头角,她的存在成了朝廷和金国之间的共同忧患。无论是蔡京还是完颜希尹,都对她的崛起感到不安。可以预见,随着她的势力不断壮大,大宋的朝廷和金国将不得不面对这个日益强大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