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222章 第二二〇章:寸土寸金

十月的江华-仁川租界区,天气渐冷,秋风卷起落叶,终于恢复了一些宁静,却无法吹散空气中沉重的焦虑感。金国的蒲察没里野部队撤军后,战火渐息,北高丽的攻势也因地理与资源的限制逐渐停滞。而租界区内,这场「胜利」却并未带来轻松,反而让问题浮现得更加明显。

人口的剧增与随之而来的各类社会矛盾,是当前租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曾经繁荣的租界,如今却因超负荷的人口压力,成为一座极度拥挤的城市。房屋紧缺,物价飞涨,原本20贯的永宗岛房子在战后涨至2000贯,依然供不应求。这种畸形的市场,让许多高丽难民感到绝望。尤其是那些在战火中损失一切、带着全家老小逃亡至此的人,他们本以为租界能提供新的希望,然而,现实却并不如此。

大量从开京逃难而来的难民充斥着街道,原本整洁有序的租界,如今变得拥挤不堪。每条巷子都塞满了无处安顿的流民,简陋的帐篷和临时搭建的棚屋成了许多人的栖身之所。租界曾经宽阔的街道,现在被迫挤满了摊贩、难民、流动人口和货物,整片区域如同一座人声鼎沸的露天营地。

房价暴涨的危机在永宗岛最为明显。原本在岛上20贯就能买到的小屋,如今价格暴涨至接近2000贯,甚至有价无市。各方房产投机者涌入,将价格哄抬得更高,造成市场恶性循环。一夜之间,房屋变得炙手可热,连那些曾经无人问津的破旧老房子,如今也成了香饽饽。许多高丽难民带着仅有的积蓄,哪怕知道被盘剥,也无力反抗,只能咬牙租住狭小的房屋。有些人甚至被迫几家人共住一间,居住条件变得不堪忍受,远比他们在高丽的乡下老家还要糟糕。

随着人口暴增,租界内部的卫生和公共设施压力剧增。原本的垃圾处理系统难以应对如今的庞大需求,街头巷尾堆积着无法及时清理的垃圾和废弃物,恶臭开始在一些低洼地带弥漫。夜间,难民们自行挖掘的简易厕所旁排着长长的队伍,然而,这些未经过滤的污水和排泄物直接渗入地下,开始威胁到整个租界的饮用水源。疾病的阴影悄然蔓延,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他们的体质较弱,极易感染。

「这简直比我在开京时还糟!」一个难民抱怨道。他们涌入租界的初衷是为了寻求安全和温饱,但如今的生活境况却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城内各处也频频传出因住房引发的暴力事件。贫民区内,资源稀缺导致抢劫、斗殴和偷盗屡见不鲜。甚至有人因为争夺仅剩的一块土地,而大打出手,闹到租界当局不得不出动巡防队来维持秩序。

随着战争结束,大量难民涌入,原本有限的土地上生活着数十万高丽百姓和租界区内的各色人等。街头巷尾,一屋难求,物资供应紧张,住房危机愈演愈烈。

在租界的主街上,一家不动产牙行的门前围满了人,众人神色焦虑,谈论着房价和生活的困苦。

刘掌柜站在门口,目光掠过人群,看到织造厂组长李阿秀正匆匆向他走来。

「刘掌柜,」李阿秀喘着气,焦急地问道,「我攒了半年工钱,手头只有五十贯。您这儿有没有便宜点的房子?我看房价涨得这么快,真怕再攒不够。」

刘掌柜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摇摇头:「阿秀姑娘,现在想找便宜房子可不容易。去年在永宗岛那边,房价还不到一百贯,如今,最便宜的房子也得两千贯左右。这江华租界啊,哪里还能找到五十贯的房子?」

李阿秀听后,低头叹息:「可我们这些难民能去哪儿?租房也贵得离谱。大家都说租界好,可这物价和房租,让人日子都过不下去。」

站在一旁的周仲良,一位精明的高丽商人,听到对话后笑了笑,凑过来说:「姑娘,五十贯倒不算少了。要不,跟我合伙去租界外的小岛上买块地,咱们自己盖房子。现在租界扩张了几座小岛,地还便宜。」

「盖房子?」李阿秀有些犹豫,目光闪烁,「可是那地方能住人吗?而且租界的地也不能随便盖房。」

刘掌柜冷哼了一声:「租界地的确不好弄,官府批文也麻烦。与其冒险不如攒钱再等等,说不定房价会降。」

李阿秀看着周仲良,心中挣扎。她渴望拥有自己的房子,但现实却让她无从下手。

「我只是怕,再等下去,房价会涨得更高。」李阿秀轻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房价飙升让不少高丽难民倍感失望。租界内的生活环境与住房条件开始远不及他们的预期。许多难民发现,虽然租界提供了安全,但居住条件却不比他们在家乡的破旧茅舍好多少。几十人挤在一个小

院子里的情况比比皆是。垃圾问题、供水短缺和传染病的隐患,逐渐成为难以忽视的威胁。许多难民只能在狭窄的巷道或废弃的空地上搭建简易的住所,以应付即将到来的冬天。

「这和我们想象中的租界完全不一样!」一位难民对着身旁的家人感叹道。经过这场战争的洗礼后,租界的光环开始褪去,许多难民选择返回他们的家乡。虽然战火尚未完全熄灭,但相较于租界内的人满为患与生活困苦,他们宁愿回到破败的村庄,哪怕面对未来的风险,也能获得更多自由和土地。

南高丽方面的稳定给了他们这样的信心。随着南高丽从全罗道、杨广道和庆尚道等地调集的兵力和资源进入前线,局势逐渐平稳下来。战线被稳固在开京废墟以南不远处,双方虽然未签署停战协定,但也都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南高丽与北高丽的对峙,虽然在名义上各自宣称对方是「伪军」,自己才是「正统」(一个改天会年号一个改永乐年号只能说彼此彼此),但事实上,板门店和江原道边界一带的局势已大致稳定下来。南北双方各据一方,陷入了长期的僵持状态。

面对此情此景,金五娘和沈千山召集了一次紧急会议。虽然舟山军和明海商会竭力维持租界的秩序和运营,但房产泡沫和公共设施的危机正逐渐失控。沈千山提议,紧急筹集资金,修建难民临时居所,并加快对外扩张新界的速度。虽然永宗岛和其他几座小岛已象征性地划入租界,但这些地方依旧亟需开发,尚未做好迎接大规模移民的准备。

「我们不能指望一夜之间解决问题,」沈千山沉声说道,「但我们必须尽快动手,否则明年开春前,就会爆发更大的粮食和健康危机。」

金五娘点了点头,她深知这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政治和社会的隐患。如果租界的管理不善,导致民众失去对舟山军的信任,那么不只是难民,这片租界本身的稳定性都会受到挑战。

她站起身来,望向窗外汹涌的人潮,缓缓说道:「如果我们不抓紧解决这些问题,叛军和金兵不需要再攻打江华——内部就会先乱起来。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稳住局势。」

随着命令下达,舟山军和明海商会紧急动员起来。租界周围开始修建新的难民区,工匠们日夜不休地赶制木屋和砖瓦房,尽可能在冬季到来之前,为无家可归的难民提供庇护。与此同时,舟山军和商会还开始着手研究新的水源净化系统,避免卫生问题进一步恶化。

然而,尽管救援措施已经展开,江华-仁川租界区内的紧张情绪仍未得到缓解。百姓们焦躁不安,秋风瑟瑟,似乎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集市上,小摊贩朴氏正在卖菜,蔬菜和小吃的摊位前人流不断。

方小厮趁着休息时间,走到朴氏摊前,一边挑选食物,一边打趣道:「朴大姐,这饼子怎么涨得这么快?上个月才三文钱,现在都五文了。」

朴氏擦了擦额头的汗,叹道:「这哪里是我想涨价,菜价都翻了倍了。你看看这人多东西少,江华租界人满为患,咱们小摊也被逼得没办法。」

站在一旁的金老汉,是一位从开京逃难而来的农民。他一边挑着菜,一边苦笑道:「乡下日子不好过,逃到这儿本以为能有条出路,可现在租界人这么多,日子也难啊。」

方小厮点了点头,叹道:「听说有人建议把一部分难民送回乡下去,租界这地方已经撑不下这么多人了。」

朴氏闻言,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真的吗?可要是人都走了,我们做生意的怎么办?这租界里的人口可是一大买卖。」

金老汉冷笑了一声:「回乡下?乡下如今哪还有安稳的地方?能在租界熬着就不错了,总好过回到战乱之地。」

方小厮苦笑道:「是啊,能熬就熬吧,只是希望日子能好转。」

江华租界的议事厅内,灯火通明。几位租界的要员齐聚一堂,讨论如何应对当前的住房危机。

明海商会沈千山都督坐在会议桌的中央,脸色严肃:「崔管事,难民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这些天我接到好几起闹事报告,都是因为住房短缺。现在,情况已经到了不得不应对的地步。」

原耽罗郡守崔田站起来,眉头紧锁:「沈都督,我们已经尽力扩建了新的居住区,但依然不足。人数太多,地太少,搭建临时棚屋恐怕是唯一的办法。我们只能先保证他们有地方落脚,等到冬天再进一步规划。」

工匠头领陆大春站了起来,提出自己的建议:「棚屋虽是权宜之计,但如果冬天来了,那些简陋的房子根本抵挡不住寒风

。我建议我们动用租界外几座未开发的小岛,修建一些长期的居住区,至少可以缓解一部分压力。」

沈千山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是个办法,但修建需要时间。眼下最急需的是稳定局面,不能再让这些难民的情绪失控。我可以动用军队的劳力,先协助搭建临时棚屋,争取在冬天到来之前解决燃眉之急。」

崔田听后,立刻附和道:「那好,我这就调派人手,从最紧急的区域开始安置。」

会议室内的气氛依然凝重,虽然租界得到了短暂的和平,但这座城市的困局还远未解决。各位要员都清楚,眼前的挑战远不止是住房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如此多的人口,如何维持租界的繁荣与稳定,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金富轼的复出成了南高丽与租界之间的重要桥梁。他被汉阳王廷重新启用,负责与仁川租界的外交事务。这一方面巩固了南高丽对舟山军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为租界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后盾。南高丽的全面倒向舟山军,使得整个局势发生了变化,南高丽不再是孤立无援的政权,而是舟山势力的重要一环。

然而,战争的阴影并未完全散去。租界人口回落到28万,尽管表面上缓解了拥挤的局面,但也暴露了舟山军在管理上的瓶颈。租界的扩展与经济建设需要更多时间和资源,而新一轮的移民潮仍可能随时到来。随着人口逐渐稳定,租界区的社会秩序也开始重新恢复。商贾、工匠、农民等各类人群再次聚集在仁川街头,试图在这片新的土地上重新打拼。

方梦华对此局势了然于心。她知道租界的扩展并非一蹴而就,接下来必须着眼于更为长远的发展规划。永宗岛和周边岛屿,作为新的「新界」,虽然面积不大,但其战略意义巨大,尤其是仁川港未来的发展潜力更是不可忽视。与此同时,随着租界区人口逐渐回落,方梦华必须集中精力解决内部的民生问题。她深知,如果无法有效管理这片租界,那么即便在战场上获胜,未来的挑战依然层出不穷。

租界内的房地產危机,虽然因人口回落而有所缓解,但依然是方梦华需要解决的重点。她已经下令沈千山和金五娘组织商会的力量,加紧修建更多的临时房屋,同时加速城市规划,将拥挤的难民分散到新开发的永宗岛和其他小岛。与此同时,租界内的水利工程也将全面升级,确保在冬季来临前,能够妥善解决饮水和卫生问题。

尽管前路艰难,但这片租界正在重新走向秩序与繁荣。而经历过战争与动荡的百姓们,心中仍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