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朐山即墨
永乐六年六月初五,方梦华的军帐内,灯光微弱,周围静得只能听见远处海风的呼啸声。经过怀仁县的计划成功后,她的目光已经转向了下一步行动——袭取海州府城朐山县,切断蔡攸与谭稹大军的粮草供应。
她轻轻在地图上点了一下朐山县,沉声说道:「这里,就是他们的命脉。蔡攸的大军依赖这里的粮草,一旦断粮,他们就会不战自乱。」
司徒芳站在一旁,紧紧盯着地图,点头道:「确实如此。怀仁县已无战守之意,必须尽快发动行动。」
方梦华继续说道:「我们不能直接强攻朐山县,敌军防守严密。但若从海上突袭,趁夜袭取他们的粮草营地,或许可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罗勇低声接道:「大当家,朐山县靠海,我们的舟山海军可以掩护第四师登陆,趁着敌军未察觉之前,直接攻入营地。」
方梦华冷笑道:「蔡攸和谭稹固守城池,以为这样就能确保后勤。但他们未曾料到,我们的海军行动迅速,能避开他们的哨兵,直取粮草。」
当夜,舟山军的船队悄然起航。第四师与罗勇的第三团搭载在数艘楼船上,船只沿着海岸线疾驰,避开了敌军的巡逻。东海的夜色如墨,船只穿行在幽暗的海面上,隐蔽无声,犹如一群潜行的狼群。
在船头,司徒芳与罗勇并肩而立,目光坚定。方梦华早已布置好计划,她则坐镇大船之上,指挥整个行动的展开。
「快靠岸了。」司徒芳低声说道。
「是。」罗勇应道,「趁着夜色,敌军肯定毫无防备。」
夜色掩护下的舟山军如幽灵般登陆,一批精锐士兵轻轻跃上沙滩,迅速散开,朝着朐山县粮草营地的方向推进。他们行动迅速,甚至不发出一点声响。经过几天的侦查,舟山军早已掌握了敌军营地的分布情况。
远处,朐山县的守军依旧沉浸在夜晚的静谧中,丝毫没有察觉到死亡的阴影正在靠近。蔡攸与谭稹自信于他们的布防,以为靠土山和层层叠叠的兵力足以拖垮方梦华,却未曾想到,方梦华此时已经在他们的后方发起了致命一击。
朐山县的粮草营地占地广阔,大量的粮袋、草料堆积如山,一片宁静。舟山军悄然逼近,司徒芳与罗勇低声下令:「火攻。」
几名舟山军士兵迅速点燃火把,分别扔向了四周的草料堆。瞬间,火焰升腾而起,整个营地立刻陷入一片火海。熊熊火焰冲天而起,营地内的守军大惊失色,仓促起身应战。然而舟山军早已准备周全,弓箭手迅速占据高地,火箭纷纷射入粮草之中。
营地中的宋军士兵四处奔逃,试图扑灭火焰,但粮草过于干燥,火势蔓延极快,顷刻间已经将大片粮草烧得焦黑。此时,舟山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冲入营地,挥刀劈砍,守军措手不及,被迅速击溃。
「粮草不能灭,救火!」一名宋军虞候大声吼叫,然而他的命令已然无用。
舟山军士兵如入无人之境,敌军节节败退。火光映照下,整个营地陷入了一片混乱。司徒芳带领着精锐部队直捣中军,手起刀落,将敌军守将王师心斩于马下。
罗勇则率领第三团,击溃了敌军的后备力量,并堵住了营地的出口,防止敌军逃窜。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朐山县的粮草营地已经彻底陷入了火海之中,几乎所有的粮草都被烧毁殆尽。
火焰照亮了夜空,方梦华站在船上,冷冷地看着远处的火光。她知道,蔡攸的大军将陷入困境,无粮可依,无法继续进攻怀仁县。而她的目标已经达成。
司徒芳与罗勇带领舟山军撤退,行动迅速,未与宋军展开过多的缠斗。火光渐渐熄灭,朐山县的粮草营地只剩下几座焦黑的土堆,浓烟滚滚升天。
次日破晓,蔡攸终于得知了海州粮草营地被袭击的消息。他站在怀仁县衙,脸色铁青,心中满是愤怒与无奈。方梦华的计策让他的大军瞬间陷入了困境,而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再战的底气。
而在这时,方梦华的舰队悄然绕过了胶州湾,朝着北面的崇山峻岭进发。夜幕低垂,船只悄无声息地靠近莱州大劳山(今崂山)的海岸线。在这里,方梦华将展开一次秘密行动——收编当地匪寨。
大劳山周围多是土匪、草莽盘踞之地,朝廷难以管控。这些匪寨如同野草般顽强,在这片山岭中存活了多年。方梦华了解这些匪帮,知道他们战力不强,但山中地形险要,他们对这片区域的熟悉程度可以为她所用。夜间,舟山军隐蔽地登上山坡,借助夜色的掩护,迅速逼近匪寨。
匪寨的守卫显然没有料到会有人在
这片荒芜之地突然发动进攻。当舟山军士兵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匪寨门前时,匪首还在沉睡。
「突袭!」
随着方梦华一声低喝,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寨内,匪徒们猝不及防。尽管有少数反抗者试图举起武器,但舟山军的精锐力量显然超过了这些匪徒,几乎没费多大力气,方梦华便已控制了整个匪寨。那些自知无法抵抗的匪徒纷纷投降,匪首也被绑到方梦华面前。
方梦华站在匪寨的主帐内,冷冷地盯着被押来的匪首邹八达。他显然意识到了来者不善,瑟缩在地,声音发颤:「方教主饶命,我们只是小寨,愿听从大当家号令!」
方梦华并未费心多说,只是淡淡地说道:「从今天起,你们的地盘归我舟山军管辖。愿意效忠者,留下,否则,你们知道后果。」
邹八达连忙磕头表忠,匪寨的力量就此被方梦华纳入麾下。收编后,她迅速命令匪寨中的工匠开始动工,在即墨半岛一处荒芜之地设立新的据点。
即墨半岛距离即墨县城较远,地势荒凉,但方梦华看中了这块区域的战略位置。她决定在此建造一座新的城池,命名为「青岛市」。为加快建设速度,方梦华下令迅速圈定区域,调动人力物力,在夜间连夜烧制石灰搅拌水泥、打桩筑城。
施工的速度异常迅捷,经过舟山军的组织,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四层楼高的城墙在短短几天内拔地而起,城池的雏形已现。而此时,方梦华已经命令在城中修建储备仓库,储粮蓄水,准备长期占据此地。
几天后,消息终于传到了即墨县城。郭本瞻,作为即墨县令,接到手下汇报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短短几天时间,居然有人在县城外的荒郊野外建起了一座新的城池?他急忙登高远眺,隐约看见即墨半岛上那座新建的城墙轮廓,心中不由大惊失色。
郭本瞻深知,自己目前手头上的兵力已被调走大半,城内仅剩的几百厢军根本不足以发动攻势。他立刻派出信使,向蔡攸与谭稹求援,希望能够从怀仁县调来兵力,遏制方妖女的扩张。
然而,时间不等人。即墨半岛上的建设如火如荼,而郭本瞻的求援信尚未传达到怀仁县时,方梦华的城墙已高达四层楼,将整个半岛挡在后面。
方梦华站在新建的城墙之上,俯瞰着下方。她知道,一座新兴的城池已经悄然诞生,而这座城池,将成为舟山军在北部海域的重要据点。她的目光深远,不仅仅是为了对抗蔡攸与谭稹的大军,更是为未来在东海区域的全面掌控铺设根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名为「青岛」的新城将成为舟山军进一步扩展的桥头堡,而蔡攸与郭本瞻的反应,注定已经为时已晚。
六月十二,蔡攸得知青岛的情况后,心中暗暗焦虑。他站在怀仁县大营内,凝视着地图,久久不语。舟山军的扩张速度惊人,每一战都打得游刃有余。而攻下怀仁,又冒出一个青岛,只要是大宋沿海,方妖女的势力都能随时再起,他们的根基依旧稳固,似乎根本无法动摇。每次代价惨重的围城战,最终只不过是让大宋的厢军和百姓流血,却无法真正打击方梦华的实力。
蔡攸皱眉思索,突然灵光一现。他想到了江南最为繁华的地方——上海滩。这里是舟山军在陆上的重要据点之一,同时也是大宋与明州等地商贸往来的核心。蔡攸知道,若能攻击上海滩,无论成败,都会对舟山军造成巨大经济打击,甚至可能撼动他们在江南的根基。
但是,上海滩的情况与怀仁不同。那里的建设已经相当繁华,而舟山军一直在通过合法手续运营。朝中许多权贵与明州的商路紧密相连,手中有大笔利益捆绑。蔡攸意识到,要在江南发动一场类似怀仁的血战,他必须回京搞定那些朝中高官,以便掩盖住他接下来可能造成的混乱和破坏。
他做出了决定,准备立即带家丁返回开封,去运作这场政治交易。
与此同时,谭稹则依旧不甘心即墨半岛的失守。他带领着残余的8万多厢军,企图再度围攻新建的青岛市。站在新建城墙上的舟山军将士遥望远方,看到那熟悉的旗帜和曾经与他们交战的敌军缓缓逼近。土山的阴影依旧笼罩在这些厢军的心头,许多士卒眼中充满了疲惫与绝望。
厢军的士气早已被消磨殆尽。连续的失利、糟糕的后勤,以及面对舟山军如同铁壁般的灰色高墙,让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未来。当他们远远望见那座高耸的城墙时,心中的恐惧达到了顶峰。许多人已经明白,下一座土山,也许就是他们的埋骨之地。
更为致命的是,粮草供给几乎
断绝,厢军们连日挨饿,士气低落。无数次的冲锋与失败已经让他们彻底心灰意冷。
这时,军中传来了消息:蔡攸已经察觉到局势不妙,带着蔡家家丁偷偷溜回了开封。这个消息如同导火索,迅速点燃了厢军内部积压的愤怒与不满。他们的统帅离开,身后只留下了疲惫的士兵和无望的战局。士卒们终于爆发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乱在军营中掀起。士兵们冲入谭稹的帐篷,将他斩首示众,投降舟山军。
当这批厢军的使者来到青岛城下,方梦华站在城头,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她知道,眼前这些叛军不过是无数战争中的一粒微尘。然而,他们的投降也预示着蔡攸所寄予厚望的江北战线,彻底崩溃。
方梦华接受了这批投降的厢军,令他们卸下武器,送到后方的东海各岛劳动。这些曾经是大宋的士卒,如今成为她扩充实力的资源。青岛的城墙高耸,映照在海面上,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而此时,蔡攸已经在返回开封的路上,试图通过朝廷的力量,继续扭转战局。
战争的帷幕并未落下,但方梦华清楚,在这片乱世的棋盘上,蔡攸已经失去了一步至关重要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