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风起江南
永乐六年七月初一,舟山军与澎湖陈义庄隔海对峙,战局暂时陷入僵持。然而,远在信州的局势却骤然紧张。明教贵溪县教首王宗石在信州率领农民揭竿而起,迅速攻克贵溪和弋阳两县,起义声势浩大。与此同时,方梦华接到西路军军长石生的密报,信中透露出一个令她忧心的信息:蔡攸已说服开封朝廷,正准备在江南西路征发大批民夫,筹集粮草,计划围剿江南明教各山头。
话说蔡攸回到开封时,正是朝廷一片欢庆之时。他在怀仁县的战役被描绘成大胜,尽管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怀仁之战表面上取得了一时的胜利,但舟山军的迅速反扑,接连攻占浙闽沿海诸岛,尤其是即墨半岛一带,直接打破了宋军的士气。谭稹的死和宋军的哗变成为了压倒朝廷的最后一根稻草,局势看似岌岌可危。
蔡攸一到京城,便被邀请参加朝会,讨论江南局势。作为太保,是当前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蔡攸知道,他必须利用这次机会,不仅要为自己过去的失败寻找借口,还要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于是,他开始精心策划这一场政治谋划。
蔡攸的奏对是在开封的金銮殿上进行的,这次会议是北方金兵步步逼近,南方局势日益紧迫的背景下召开的。时值秋日,整个朝廷都笼罩在一股压抑的气氛中,君臣面对内忧外患焦头烂额,尤其是大臣们普遍担心即将到来的金兵南下之威。
蔡攸进入大殿,面对众多文武大臣,特别是那些与江南贸易有密切关系的官僚和商贾。他心中清楚,江南的富饶土地,尤其是明州和上海滩,已经成为许多朝中权贵的摇钱树。蔡攸知道他不能直接提议大规模的征剿,否则将面临极大的反对声。
他首先以怀仁之战的「胜利」报告为由,详细讲述了宋军的英勇表现。他刻意淡化了宋军的叛变和谭稹的被杀,只提到敌方动用了阴谋诡计,导致局部失利。他重点强调的是舟山军在短短数日内占据了浙闽离岛,海上战力愈发强大,这让朝廷的安全面临严峻威胁。
「舟山军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方妖女的领导下,他们不仅具备了强大的水师力量,甚至连陆上的防御也做得滴水不漏。」蔡攸说着,目光扫过在座的文官们,见他们开始微微皱眉,便进一步道,「如果我们不及时采取措施,江南的繁荣将成为他们的下一步目标。明州、秀州乃至整个江浙富庶之地,都会被舟山海寇侵占。」
蔡攸的这一番话立即引起了在场大臣的警觉。作为权贵阶层,他们有不少人在明州、上海滩的商业中牵扯甚深,甚至不少人的家族财富与当地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生意密不可分。一旦舟山军威胁到这些区域,他们自身的利益也将受到严重冲击。
宇文粹中站出来反驳道:「蔡枢密,舟山海寇虽然势大,但他们并未有意入侵明州或秀州。何况近年来他们在浙闽的活动只局限于海上,并未攻城掠地,似乎也不曾对我朝直接构成威胁。」
蔡攸冷笑一声:「你以为方妖女不会觊觎江南的富庶?舟山海寇如今已经具备了和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他们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等他们羽翼丰满,江南的繁荣将不再属于我朝,甚至会为方妖女所得。」
他接着补充道:「方妖女不仅是军事天才,更有一套成熟的经济策略。她在舟山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和商贸体系,一旦她决定进军江南,明州和秀州那些朝廷合法手续下的财富,将为她所用,转而成为她的军事资源。」
蔡攸的话让在场的大臣们开始动摇,尤其是那些与江南经济有密切联系的人。许多大臣开始窃窃私语,显然他们开始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
蔡攸接着抛出了他的第二张王牌:「而且,不仅是舟山海寇,江南地区还有另一股势力蠢蠢欲动——魔教山贼。」
大殿里顿时一片安静,许多人都意识到蔡攸接下来要说什么。明教近年来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大肆宣扬教义和发起起义,但其在江南、浙闽等地的影响力依然深厚。蔡攸刻意将明教的舟山军和江南连锁山寨联系在一起,让朝廷感到不安。
「虽然他们暂时没有大规模攻击我朝重地,但这正是他们蓄势的表现。再加上江南魔教的各路军队盘踞山头,如今看来,随时都可能对我朝发动致命一击。」
蔡攸的话成功引起了在场官员的恐慌。对于朝廷来说,最可怕的并不是已经发动的战争,而是潜在的威胁。蔡攸描绘的江南局势仿佛一颗定时炸弹,明教的海陆力量似乎正在默契配合,随时准备引爆这片富饶的土地。
蔡攸作为当朝显贵,出
列向皇帝和满朝文武禀报南方明教与舟山军的情况。他的语气坚定有力,语调中透着对形势的掌控和信心。
「陛下,」蔡攸肃然而立,拱手奏道,「臣今日请命,实为江南和东海魔教的局势而来。虽说金兵压境,我大宋需全力防备北方边疆,但若不及时解决江南内乱,恐腹背受敌,实为我朝灭顶之灾。」
他顿了顿,扫视了朝堂中的各位大臣,继续说道:「舟山海寇自方腊余党以来,控制东海外岛与沿海诸多岛屿,其势力虽不曾大张旗鼓攻城掠地,却已暗中盘踞江浙、福建山寨,集结兵力,经营多时。更甚者,他们在明州与上海滩的经商活动,直接危及朝廷赋税,这已非单纯的叛乱,而是对我朝根基的动摇。」
赵佶听到此处,眉头微微皱起,思虑良久,问道:「舟山军不过海寇,为何会危及朝廷赋税?明州、上海滩向来是我朝税收重地,难道此事牵涉至如此广泛?」
蔡攸点头,拱手解释道:「陛下明鉴,魔教与舟山海寇以贸易为名,实际上已控制了江南的部分商路,尤其是沿海的航运贸易。他们的实力扩张,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朝中权贵与各地商贾的利益。若让舟山海寇与魔教继续积蓄力量,江南的赋税收入将不复存在。况且他们据守山寨,已成为当地刁民的保护伞,一旦我朝发动军队,他们极可能煽动大规模的刁民反叛,甚至影响沿海大部分地区的民心。」
此言一出,众多朝中官员都露出了忧虑的神色。江南的赋税是朝廷的重要财政来源,明州与上海滩的利益与众多权贵休戚相关,蔡攸的分析无疑敲中了他们的要害。更何况,眼下金兵南侵在即,若后方发生叛乱,后果不堪设想。
兵部侍郎李纲眉头紧锁,出列问道:「蔡公,金兵压境,我朝北方防线岌岌可危,兵力实在有限。你所言的江南局势虽然紧迫,但若此时调集大军南征,恐怕北方防线难以为继,如何兼顾两方?」
蔡攸早已准备好应对之策,立即回答道:「李公所虑,臣亦深知。然南方局势并非只能依赖朝廷禁军,臣之意,是在江南西路征发民夫、筹集粮草,配合辛企宗的江南禁军进行剿灭。江南富庶,征发民力筹集粮草相对容易,而北方禁军则无需调动过多,只需为声势所用。此举不仅能平息南方乱象,更能为朝廷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蔡攸的提议切中要害,他提出以江南民力为主的战略,不直接调动北方禁军,避免了在金兵压境时分散力量,且通过征发民夫与粮草,可以迅速筹集南方大军剿灭明教。
赵佶微微点头,问道:「蔡卿所言极有道理。江南局势的确不能再置之不理,但江南魔教与舟山海寇盘踞多年,经营已久,若不加以重兵围剿,恐怕难以根除。如何彻底解决此患?」
蔡攸恭敬答道:「臣建议以怀仁之战的胜利为基础,继续向江南施压,首先从外围的明教山头下手,逐步清剿。同时,必须封锁舟山海寇的航运路线,断绝他们的物资来源。一旦魔教山贼孤立无援,剿灭便指日可待。」
他的话令朝中大臣们深思,蔡攸的计划看似周全,既不影响北方战局,又能稳定江南局势。此时,财政官员也出列支持蔡攸,称若不及时解决江南的明教问题,朝廷赋税势必会受到影响。
经过一番讨论,赵佶最终同意了蔡攸的奏请,并下令即刻调动江南民力,筹集粮草,围剿明教各山寨。与此同时,他命辛企宗带一支禁军南下,与江南征召的厢军大军合力剿灭明教。
蔡攸心中暗喜,计划得以顺利通过,而江南明教与舟山军则迎来了又一次严峻的考验。
蔡攸趁热打铁,提出了自己的策略:「我建议,我们应当立即采取行动,首先剿灭江南魔教。这些山头势力虽然分散,但他们与方梦华之间的联系十分危险。一旦魔教倒戈相向,舟山海寇便可趁势进军江南。我提议征调江南东西两路的民夫和粮草,集结兵力,对魔教进行全面围剿。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打击方妖女在江南的潜在势力,还可以为后续打击舟山海寇做准备。」
这一提议得到了部分大臣的支持,尤其是那些担心个人利益受损的权贵。他们意识到,尽早消灭明教可能是维护江南稳定的唯一途径。
虽然户部官员仍旧表达了担忧,认为江南的经济负担已经过重,若再强征粮草可能引发更多民怨,但蔡攸的逻辑已经说服了大多数人。他强调,这是为了保住江南的财富,为了防止更大的危机。
最终,赵佶在众大臣的支持下,批准了蔡攸的提议。朝廷决定对江南明教展开全面围剿,调动军力和资源,以确保明教无
法形成实质性的威胁。这一决策,也为江南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