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356章 袭城与求和

靖康元年正月初十夜幕降临,月光如洗,寂静的汴京显得异常紧张。完颜宗弼站在正黑旗军营中,凝视着远方的城墙,心中暗自盘算。他的目标很明确,今晚他要给宋朝的新皇帝一个下马威,尤其是在赵佶已经逃离的情况下,更要试探一下这座城池的防御。

「正黑旗各固山各猛安各谋克的女真勇士们,今晚我们将夜袭宣泽门!」完颜宗弼高声下令,目光炯炯,似乎已经预见了胜利的景象。士兵们心中欢呼,装备齐整,准备发起突袭。

随着夜色渐浓,完颜宗弼亲自指挥着三千精兵,乘坐数十只火船,顺流而下,直扑宣泽门。火船在黑暗中悄然靠近,船上燃起的火焰映照出他们决心的影子。完颜宗弼手握弓箭,目光如炬,观察着前方的动静。

与此同时,李纲在城头紧急调动兵力。他知道今晚必有一场激战,于是招募了两千敢死士,站在城下,准备以死相拼。李纲手持长钩,心中暗自咬牙:「绝不能让敌人轻易进入城中!」

火船渐渐接近,李纲深吸一口气,随即高声吼道:「全体随我而战,务必守住城池!」士兵们齐声应和,纷纷握紧武器,严阵以待。

随着火船靠近,完颜宗弼下令放箭。火箭如雨点般射向城墙,顷刻间火光四起。李纲见状,迅速指挥士兵们用长钩将火船引开,随后用投石机发射巨石,砸向靠近的火船。激烈的战斗在夜色中展开,火光与黑暗交织,彷佛是两股力量的较量。

完颜宗弼未曾料到城中守军反应如此迅速,他试图调动更多兵力,但李纲早已设下陷阱,水中排开了大量的杈木,火船触礁后便纷纷失去控制,无法再行驶。

「继续攻击,不要放松!」完颜宗弼怒吼着,指挥士兵们在水中斩获敌人。他们在水中搏斗,甚至连水面上的水草也被搅动得翻腾不止。李纲的守军奋勇反击,水中的厮杀愈加惨烈,直到黎明的曙光照耀大地,双方的死伤都不在少数。

直到天明,完颜宗弼意识到形势不妙,虽然城中伤亡惨重,但他并未能如愿以偿,城池始终未能攻破。完颜宗弼最终决定撤退,带着残余的士兵返航。

在返回的途中,完颜宗弼心中暗恨,想起了赵佶的逃跑,心中愈加不甘:「这次我们来得不够快,竟让那太上皇逃脱了。速去追之,不可让他逃得太远!」

而与此同时,李纲虽然成功阻止了敌军的进攻,却也清楚这只是短暂的胜利。他站在城头,目送敌军撤回,心中却充满了担忧:「敌人终将卷土重来,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汴京城内,战鼓不绝,弥漫着危机四伏的气息。完颜宗望大军围困城下,北风呼啸,寒意愈浓。城内的宫殿中,赵桓心神不宁,几度召见朝臣,商讨应对之策,然而众臣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此刻,赵桓心中只剩一个念头——求和。

赵桓下旨,命驾部员外郎郑望之为军前议和使,亲卫大夫高世则为副,急速前往金营与完颜宗望议和。郑望之虽有忠心,但面对此刻的局势也知朝廷已无力抗衡,只能无奈受命。出发前,赵桓对他说:「汝务必为我保全社稷,勿令国土再失。」

夜色下,郑望之等人悄然出城,与金使汉军旗大学士吴孝民约于城西相见。两军之间,形势已然一目了然。金军士气高涨,刀枪如林,而宋军困守城中,疲惫不堪。双方议和气氛沉重,郑望之尽力与吴孝民辩论,希望能在保全土地和尊严的前提下达成协议。然而,吴孝民早有预谋,提及要求割让黄河作为两国分界,还提出巨额犒军金帛。

郑望之心中暗叹,这等苛刻条件已非宋廷所能承受,他试图据理力争,却始终未能动摇吴孝民的决心。无奈之下,郑望之只得随吴孝民一道返回金营见完颜宗望。完颜宗望南向而坐,威势凌人,眼中带着轻蔑和不屑之色。他冷冷说道:「汴京已在我掌握之中,吾之所以暂时不攻,不过是为了赵氏宗社而已。」

听到此言,郑望之心中一凛。他知道完颜宗望并非出于仁慈,而是为了让宋朝更加屈服。他将赵桓准备的金万两和酒果献上,完颜宗望只是微微一笑,示意吴孝民接过。然而,真正的要求才刚刚开始。

完颜宗望命蓟州汉军旗都统王汭传话:「议和条件已定,宋廷需以金银绢帛数千万计,另献马、骆驼、驴、骡等各类牲畜,以万计。最为重要的是,宋皇帝必须尊我大金国主完颜吴乞买为伯父,凡燕云之地的汉人尽归大金。除此之外,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并派遣亲王、宰相为质。」

李棁与郑望之闻言,心如刀绞。他们深知这些条件对宋朝意味

着什么——不仅是割地赔款,更是尊严的彻底丧失。然而,在金军的威压下,他们不敢抗辩,只能惶恐答道:「皇帝已有万两黄金和酒果相赠。」但这些区区礼物在完颜宗望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他根本不屑一顾。

议和尚未完成,宋廷已显疲惫不堪。赵桓犹豫不决,内心挣扎。李纲虽主张强硬,但赵桓深知此时已无法硬拼,唯有选择暂时妥协,才能保住赵氏江山片刻的安宁。然而,他的每一分退让,都在一步步削弱宋廷的生存之力。

在这场屈辱的谈判中,赵桓的无奈与软弱显露无遗。而远在城外的完颜宗望,早已看透宋廷的虚弱,正准备将更大的威压施加在这座千年古都之上。

翌日,汴京上空阴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肃杀的气息。金军完颜宗望的大军压境,汴京四门危如累卵。宋使郑望之与金国使者契丹蓝旗固山详稳萧三宝奴的议和未果,宋廷虽愿增岁币三百万两,但不愿割地。萧三宝奴拂袖而去,将消息传回金营,完颜宗望大怒,遂下令猛攻汴京的通津、景阳等门。

赵桓闻讯,心中大骇,急召李纲入宫议事。李纲心知此刻决不能妥协,否则汴京将无完卵,便毅然请缨,亲自督守京城。他身披战甲,手持自己亲制的四棱铁锏,走上城头,发誓与汴京共存亡。

李纲特地打造的这柄铁锏,通体乌黑,四棱分明,长三尺余,重达七斤二两,靠近握柄处篆刻着金字「靖康元年李纲制」,显示了他对这次守城战的坚决与准备。城头将士们见到李纲亲自披甲上城,士气大振,纷纷请命捍卫家园。

金军渡过壕沟,铺设云梯,迅猛攻城。敌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数十架云梯接连搭上城垛,金兵如蚁攀爬而上。然而,城头守军早已严阵以待。李纲下令,将禁卫班直中善射的千人调至城上,令其居高临下,用神臂弓、床子弩、坐炮击敌。箭矢如雨点般飞射,金兵应声倒下,战场上惨呼连连。

一名金兵已爬至城头,眼看就要登上城垛,李纲手持铁锏,猛然挥下,只听「嘭」一声闷响,敌兵的头颅如碎瓜般爆裂,尸体倒栽而下。李纲挥舞铁锏,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次次击溃冲上来的敌兵,亲手斩杀十余人。城头将士见此,无不以李纲为榜样,奋勇杀敌,士气如虹。

战局愈发激烈,金军用木筏渡壕,不少敌兵被滚木、檑木砸入水中,溺亡无数。即使成功攀上城墙的,也被守军乱箭射下。那神臂弓威力极大,金兵只要中箭,便即应声而倒。而那些床子弩、坐炮发出的巨箭,更是连敌数人,纷纷被射成串倒在地上。

李纲目睹金军势头虽猛,但战术单调,遂心生一计。他招募数百名勇士,命其缒城而下,偷偷潜入金军阵营,纵火焚烧云梯。火光冲天,金军的攻势顿时大乱,守军趁机出击,斩获敌军将领首级数十颗。

通津、景阳等门的攻势被挫,金军又转而攻打陈桥、封丘等门,箭如猬毛,密集飞射。李纲不顾疲惫,再次登上城头,亲自指挥守城将士,随手挥锏击杀攀登的敌兵。他的身影在硝烟中坚定而勇敢,士卒们看见李纲如此奋战,心中充满敬佩,战斗得更加英勇。

战事持续了整整一日,自卯时直至未、申之时,双方鏖战不止,金军尸横遍野。至申时,金军终于无力再攻,败退而去。汴京守军大获全胜,斩杀金兵数千,金军折损惨重。

赵桓得知胜报,心中大喜,急遣中使携旨至城头劳问李纲,并下诏褒奖,赏赐将士们内库所藏的酒、银碗和采绢。城头将士们见到中使前来传旨,顿时欢呼雀跃,欢声震天,汴京城头一片喜气洋洋。

这一战,李纲不但保住了汴京,也极大地鼓舞了宋朝士气。然而,李纲心中清楚,这只是短暂的胜利,金军绝不会轻易罢休。汴京虽暂时得保,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