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奸番茄第一衰

第56章 再苦一苦百姓,罪名我来担

自乾隆否决土改,纪晓岚刘墉闭门在了家里,终日著书论作。

和珅去了河南使用内部瓦解的策略对付起义军。

一整个军机处,只剩下寥寥数个陌生人,赵清廉也短暂的成为了这军机大臣的实际掌权人。

每天呈上来的折子纷纷杂杂数不胜数。

唯一能够让赵清廉愿意拿出几分精力查看的也只有河南的折子了。

瞧,眼下就有一封。

“禀皇上,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初一,臣暗中联络到不良人组织,明教组织,白莲教组织多为领导层。

经过臣多加劝谏和物质许诺,已有数位归入我大清,为大清效力。”

赵清廉想要继续看看,尤其是已经归于清朝门下的人的名单,然而却是空白一片。

很明显,为了确保走路风声,采用的是密函的方式,自已无权查看。

盘腿而坐于炕上的赵清廉想要去斟茶一杯润润喉咙,一只手抢在了其前面。

“赵大人,这点小事岂能劳烦您来?”

来说话的是户部尚书芳德昭,来的目地也很简单,求银子。

见赵清廉装作不知道得样子,芳德昭继续一脸堆笑,手中得斟茶动作也没停下,“大人现如今掌管整个军机处,难免贵人多忘事。”

赵清廉还是沉默,他在思考和珅在河南那边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事,目前为止又有多少人倒在了朝廷的内部瓦解政策下。

“大人,大人?”

芳德昭用手在赵清廉面部晃了晃,才把其思绪给拉回来。

“大人,您贵人多忘事,准噶尔战场的兆慧将军在问呢,皇上也在催呢,特地让我问问,赵大人您充实国库的事办的怎样了?

国库现在就五十万两,还都得留给万岁爷第五次下江南。

您老快快想办法出来呀。”

赵清廉睡眸微睁,眉头微微皱起,“什么时候成我的事了?芳大人,那天朝堂上您耳朵没堵着耳屎吧。皇上明明说,可以问我找我帮忙。”

“欸有!

什么你的我的。

我的就是你的。

我的还是你的。

那我的问题,不就是你的问题。

都是为皇上效力,这皇上都让您帮忙了,暗话还不是把事给您办?

皇上啊是挨不过面子。

明明之前颇为冷落于赵大人您,忽然又求着办事,这在群臣面前没有台阶下,这才用了委婉的话语。

大人就不要再懂装不懂了。”

“大人不会愿意眼睁睁看着三番五次欺骗我大清国的准噶尔得瑟吧,只需要钱粮给够,兆慧将军就能够解决他们。

十万火急,大人就别隐瞒了, 办法,快,我需要办法。”

“没办法。”

赵清廉继续摇头。

“赵爱卿,一定有办法,朕相信你!!!”

一句嘹亮的嗓门从门外传来。

军机处门帘晃动,乾隆钻了进来。

群臣纷纷停下手中差事,躬听圣言。

乾隆和蔼极了。

赵清廉要从炕上下来请安,也被乾隆免礼。

“男人不能说不行,赵爱卿朕知道你一定有办法,只是还生朕的气不愿意道出罢了。”

“不不不,皇上哪里的话,哪里的话。”

“赵爱卿,朕确实做的不对之前,但曾经是曾经,现在是现在。”

所有人的目光包括乾隆皇上的目光都注视到自已身上,赵清廉只感觉受到了万千关注,面对圣上这番深切话语,只能给他挖个大坑了。

“圣上,臣的确有一策。

这一策不光能够改变一时缺银子的困境,日后也是源源不断。”

乾隆一个激灵,眼珠子都要瞪出来,整个人要蹦到房梁上。

其余群臣纷纷期待。

所有的希望都凝聚了过来。

“改稻为桑。”

这个词一出,可谓是一鸣惊人。

全场人互相看看。

乾隆一时没明白过来。

赵清廉解释道:“咱们的丝绸在内地一两银子一匹,西洋那边十两银子一匹,若是让江浙地区原本种植水稻的田地全部改种植桑叶,那么下季的丝绸产量必将大大增加。

届时我们出口给洋人的丝绸量必将剧增,赚到更多的银子。”

面对这个想法。

有臣提出了意见。

“这江浙地区的百姓都改稻为桑了,那他们吃什么?地里的桑叶吗?”

“不不不,我们完全可以多分给桑农一些利益,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从他们手里回收,之后他们可以用手中的钱财买粮食的嘛。”

乾隆捋了捋胡须,略微思索中。

身后群臣是纷纷吐槽。

“哼,馊主意,让百姓不去种粮食,一定会遭到天下人的唾骂的。

而且现在推翻田里的水稻,去种植桑叶,这不是缺心眼吗?农民会看着地里还未长成的稻秧苗被毁?种植那来年才有收获的桑叶?

无稽之谈。一定会有民怨的。”

赵清廉:“再苦一苦百姓,罪名我来担!”

眼下只有这么个法子,如果谁反对,那这难题就你来解决吧。

赵清廉甩手掌柜的态度,让群臣害怕,官场上,你可以附和,可以反对,可以提意见,但绝对不能出主意,这是最忌讳的。

这属于吃力不讨好,出了主意,成功了没你份,出了事,那一定有你份!

乾隆回眸看向自已身后的群臣。

“你?反对?”

“那你王蒙来提!”

“不不不,臣不反对,臣不反对,苦一苦百姓,再苦一苦也无妨。”

“刘堪,你呢,刚刚你也反对,朕听见了。”

“万岁爷,苦一苦百姓好,赵大人的法子好。这是最容易实现的。”

乾隆扫视一圈,目光落在哪个人身上,哪个就畏畏缩缩的和老鼠一样,拼命往后缩,生怕冒尖。

“好,现在都赞成了。

改稻为桑,立刻推行下去!”

乾隆没办法,他虽然不喜欢和洋人做生意,但他更不喜欢有人要夺他的江山!

噶尔丹兆慧眼巴巴盼着银子,后续还要消灭河南那三支异军突起的起义军十万人。

处处都需要银子,而且是长时间的。

打仗可不是一件快的事,需要旷日持久的僵持。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赵爱卿的这个改稻为桑之策,纵然会在初期损伤江浙百姓的一部分利益,可功大于过,利在千秋。

比起能够打赢两场战争,江浙百姓牺牲一点无所谓的。

老百姓也要有大局观,要有格局一些,不是吗?

“那在江浙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依朕来看,赵爱卿…”

“臣说过了,罪名我来担。

再苦一苦百姓。”

乾隆捋了捋胡须,由衷拍了拍赵清廉肩膀:

“你的付出朕都会记得的,你的忠君忧虑国之心朕明白。

好好干,和珅多病,汝当勉励之。”

这句话不由得让在场人咂舌。

皇上这是什么话?!

皇上这是暗示啊!赤裸裸的暗示!

随着乾隆离开,军机处的臣子们也都纷纷鱼贯而出,有难掩心中惊喜的一堆人,另有愁绪满脸的一堆人。

惊喜的是贪流一派 ,喜的是又有的赚了,赶快让下边人去江浙周围地区大量购买粮食,准备大卖粮食挣钱。

愁绪的是清流一派,愁的是江浙地区的百姓原本安康的生活即将被打破,鸡飞狗跳的日子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