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漫卷诗书万点花

1289、去京城

  听说杨凡又要走,老婆们都要跟着去京城。

  这段时间杨凡天天在家陪着她们玩,都习惯了,老爷一说要走,就都舍不得了。

  杨凡考虑了一下,说道:“你们去可以,但是孩子不能带。让梅姨和四香在家照顾孩子吧。反正家里有奶粉,有这么多稀罕他们的姨姨,估计也没事。咱们去京城待不了几天,完事了就回来。”

  老婆们看杨凡答应了,欢天喜地的去收拾自己的旅行箱了。

  杨凡是去处理兵变的事情,不可能就这么去。必须要带兵去。

  于是,张疙瘩刚回来没几天,只好立刻集合家丁团,准备和老爷去京城了。

  新城的校场上,兴禾团练和家丁团7200骑兵,女兵团一个营500人,集合完毕后,在三千临时征发的民兵辎重队的保障下,从新城出发了。

  新城的事情,暂时由宋应升领导的行政委员会负责。大事随时向杨凡请示,常务工作,他们自己会上决定。

  现在是深秋了,但是长城以南河流结冰要到12月。所以,蓟运河和北运河还可以通航。杨凡决定还是走水路,坐船去京城方便。

  说实话,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杨凡西征都想坐船。

  毕竟船上的条件太好了,一点不遭罪。

  这些船都是在蒸汽机小火轮拖船牵引下,带着十艘漕船、客船、货船组成一列。人、马、车辆、武器弹药、粮秣物资都能装下。

  这次进京上万人呢,所以足足让黄浩准备了三十多列拖船。

  为了保障老爷及家眷的安全,黄浩派出三条新建的浅水重炮舰护航。

  新一代浅水重炮舰,前后各装备了一门主炮。船舷两侧的半圆形凸出的平台上,装备了四门三管轻型加特林机炮。口径30

  杨凡有什么好东西,肯定瞒不过这些枕边人。他天天和她们腻在一起。她们的卡姿兰大眼睛都看着呢。

  “老爷,好不好嘛。”小娘皮不达目的不罢休。

  “好吧,好吧,被你打败了。”杨凡知道,他不答应,这事儿没完。只好起来,从腰间掏出了钥匙环,找到钥匙。让湘怡把他的茶叶小箱子拿来。

  这个小箱子是唐代的漆器盒子,看着好像是东瀛风格,其实是唐代风格。里边是三个茶叶方桶。杨凡给盒子加了把现代的锁具。平时都锁着。

  小娘皮和林月如都是开锁的高手,她们这是业务内容之一。不过开现代锁还是打不开的。

  要不然。杨凡不在家,茶叶早被她们喝光了。

  听到老爷给大家泡大红袍喝。老婆们欢呼了一声,都跑到小炕桌前,很淑女的坐好,还用小手捧着着自己的杯子等着。

  “泡这种茶不能用不锈钢的杯子,换青花盖碗吧。”杨凡说道。

  杨凡心里叹了口气,他就知道这罐茶叶保不住。这种茶用量大,要到放茶叶到泡茶容器的一半才行。四个人一次就要喝掉好多。

  好在耐泡,能冲泡七八次。

  杨凡用雪花碳和铁壶烧水,用沸水洗净茶具。然后用一个现代传送来的茶具泡茶。

  杨凡把沸水冲入茶具,然后迅速按了一下按钮,水一下子冲了出来。这是洗茶水,倒掉不要。

  再用100c沸水高冲注入壶内,焗泡5秒,然后注入茶杯。

  杨凡把四个杯子依次给小娘皮、林月如、梅香递过去,最后自己拿一杯。这个次序可不能错。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这是在大明,老婆们是等级森严的。

  一股浓烈的香气升起,在空气中氤氲。

  老婆们都用小手捧着茶碗,先用小琼鼻陶醉的嗅着茶叶的香气。然后伸出粉红色的小雀舌,尝了一下。

  好茶!活、甘、清、香依次在舌尖荡漾开来。

  小娘皮满意的咪咪眼睛,真是好东西。

  杨凡发现,小娘皮比较重口味。她喜欢吃川菜、喝乌龙茶,对普洱茶也情有独钟。平时吃饭也喜欢放辣椒油。

  林月如则清淡为主,喜欢喝绿茶。喜欢吃清蒸鱼。

  四人品着香茶,一边聊天,一边看着窗外的美景。

  这时候,又到秋收的季节了。船在河里走着,两岸都是金黄色的稻田。农户们正忙着收割。

  这里的五十万亩水田都是杨家的。但是这里是淹没区。

  今年年底,水库就要开始蓄水了。目前大坝都基本建成了。之所以没有蓄水,就是因为还有一季稻子没有收割。

  “老爷这些人都是我们安置的灾民。在这里种了两年的水稻了。我们没有收他们的田租。可是,这也是最后一季稻子了。明年这里就变成一个湖泊了。”小娘皮说道。

  杨凡看着窗外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一边品着茶,一边有些感慨。

  “老爷,这些农户怎么安置,总不能让他们离开吧。他们没有土地,虽然这两年丰收,卖粮给我们赚了些钱,但是总不是长久之计。”小娘皮有些同情这些人,小声的说道。

  “这里肯定是不行了,我们和蓟州之间的这块地,本来就是规划中的淹没区。只是看着荒废了可惜,才临时决定让这些灾民种的。我们也不收田租,收多少都归他们自己所有。”杨凡看着那些农夫农妇喜笑颜开的笑脸,他们因为丰收而喜悦。

  好多光屁股的娃娃也到处跑,四处嬉戏。家里的大黄狗也在四处抓田鼠吃。

  对农民来讲,秋季就是最快乐的季节。

  但杨凡知道,这些人虽然脸上都是丰收的喜悦。但是心里还是沉甸甸的。他们也知道大坝秋收后,给十天的时间拾秋,然后就要蓄水了。

  他们临时搭建的破棚子,生活了两年的土地,就统统都要被淹没了。

  而他们也要离开这个安定了两年的家园,继续去流浪。

  他们心里已经对这里产生依赖和感情。这里多好啊,有杨家的庇护,没有衙役来收税,也没有摊派的徭役。

  可是明年,他们又要重新走到风雨之中。

  东家对得起他们,两年时间,白给他们种了两季水稻、一季冬小麦。一颗粮食的田租都没有收,只是让他们把当初无息借贷购买农具、种子、肥料的钱还了。

  这些种子产量高的吓人。他们几辈子都没见过这么高产的种子。他们都偷偷的留了种子。

  他们也不知道未来怎么办,他们也不好意思再去求东家。

  只是心里不理解,五十万亩好地啊。东家怎么舍得就淹了呢。

  杨凡说道:“水库蓄水需要时间,这段时间继续向下游去买地。下游到入海口,荒地,旱地太多了。不管是什么地我们都要,盐碱地也要。我有吸收盐碱的植物,种植三年就能把盐碱吃干净。这些人可以去我们新买的土地上去。”

  杨凡之所以修建这个水坝,目的就是开发整个流域。把这里的荒地、盐碱地都变成稻田。一季水稻,一季冬小麦。

  早在从水坝开始修建开始,就大规模的向下游可以利用到水库水利的地方买地了。

  杨凡给的价格好,足足是市价的两倍。已经买了很多土地了。剩下的都是士绅的土地,不愿意卖。杨凡也不勉强。

  但是,不是自己的地,杨凡是不会给供水的。

  他的水都是用管道输送,别人休想占便宜。那些想着通水了,土地价格大涨的地主老财们做梦去吧。

  “这样也好,反正这些土地也要人来开发,需要捡石头,排除盐碱。只要他们肯用三年的时间整理土地,我们还租给他们。”小娘皮开心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