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老将出马
第65章老将出马
断代问题一直是让金石工作者比较头疼的,有明显的痕迹的还好,比如说,出了那个时候流通的货币,或者有的墓碑石刻上已经写明了时代,亦或是靠某一时期器物的特征来断代,如果这些明显的都没有,那就只能靠地层大致判断年代。
建筑本身要断代是不容易的,因为唐朝以前的建筑,沿用到唐朝乃至宋朝也未可知,而且中国建筑的发展史又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不是专家看着一堆破砖烂瓦还是挺难判断的。
但是说到底,研究也不是我要做的事儿,我的任务就是把它发掘清理出来。
这一天,我在强烈的太阳光下刮面儿,眼睛被晒得发,只得站起来先缓一缓,否则就算有遗迹现象也看不清。一年四季,其他三季在田野工作都像是“锻炼身体”,唯独夏天,十分煎熬。
我看了看天上,一片云也没有,有看了看自己的手臂,已经黑的完全不像自己了,但是我也没办法。
刮着刮着,我觉得有一些不对劲。在颜色发黄的地层土上,逐渐显示出两条平行且十分直的边界线,中间是一种褐色。我有些兴奋,一般来说,这种线底下应该是有墓葬的。我继续刮,看看能不能找到五土,如果有的话,那十有八九就是墓葬了。
不过我看着这地方揣度,这两条线的长度是够了,可以埋人,不过两边宽度也太窄了吧,这说明如果是墓,墓主人很瘦,而且应该也没啥随葬品,可能就是个平民的土坑墓。但是也说不通,哪个平民有本事能把自个儿埋到同时期的园林里现在埋到公园也不大可能,别说封建时代了。所以如果是平民墓葬,那可能建筑群的性质,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我喊来两个民工,让他们在我框定的范围内,把土挖下去十公分。我想借此看看有没有土。换成有些地方的民工,我会叮嘱他们别乱用力,挖过了,直接把墓葬破坏掉,在这里我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我说十公分,他们未必能挖这么深。
然而,没下去多点儿,我就听到一声响,脚下的地面也微微地晃动了一下,我急忙让民工停下,自己过去看看是什么玩意儿。
没想到,在刚才那层土底下几公分的地方,就露出了一块石头,刚才的声儿就是铁器怼在了石头上。我心想,不应该啊,难不成是石棺但是感受到石头的厚度,却不像是薄薄的棺材。
我让民工换家伙,放下大农具,拿小刮铲,慢慢清土。随着它一点一点地展露,我逐渐也看清了,这不是个墓葬,而是根粗壮的石柱子,目前出现的只是它的一头。我对石头不是很了解,看不出来它是青石还是大理石什么的,只知道它是石头。
民工继续不急不慢地清理,我却有些着急,自己也拿工具帮忙干活儿。这石头很粗,长度也不短,所以还有好一段在地底下,我想在下工之前,尽可能吧它弄出来,看看具体是个啥。
在我的认知里,一般柱形的石头,可以用在几个地方,比如桥梁和道路两边的石栏杆;大型建筑的柱子,包括华表;还有就是墓地的神道上和墓室内,也有的有石柱。一般都有精美雕刻或者纹饰。从这边遗址的整体上来看,应该是建筑的石柱可能性比较大,但是问题是我方里,并没有建筑遗迹,并没有碎砖烂瓦。而且从目前有的资料看来,把石柱直接用在建筑上也不是很早的事情,因为一般大型建筑都是用的木头做柱做梁。金石就是这样,谜题总是一个接着一个,可能这也是魅力之一。
我带着两个民工飞快地挖,他们两个也问我这是什么,因为这里工地上以前没出过这样的东西。我把我的推测说给他们听,他们似懂非懂。
了很大的力气,我们总算是把它揭露了出来,还有一面儿堑在土里,有一面儿光溜溜的朝着我们,它有两个显眼的地方,一个是它的一端是有孔的,似乎可以“穿针引线”。另一个就是它的另一端是红色的,不知道是红漆,朱砂,还是……
我把马队喊过来看了看,他一阵端详,也觉得我的想法很有道理,基本上这样子的石柱只能用在建筑上,但是问题在于承重石柱也没有见过带孔的,也没有凿出拼接木头的榫卯结构,其他探方暂时也没有发现对应的构建,所以一时他也无法确定。
总算是有了点东西,至少证明我这个探方不是传说中的“空屁”了。我们收拾东西下工,明天再来继续。
晚上我正在做题目,马队忽然来找我,问我:“小周啊,你还记得今天那个石柱子是在哪一层吗”
“那就是你们说的出园林的那一层啊,我跟你们方里比对着来的,地层错不了。”
“你确定”
“我确定啊,我方里之前总共就出了几个碎瓷片,时代不都是您帮着定的吗”
“唉那就好怪了,我今天回来查了书,也问了同事,没人见过这样子的东西,按理说一个省里历史时期的东西差别不会太大,怎么会没人见过呢”
“这问题您别问我,我见识比您更少,您和几位技工老师都不认识,我更不可能认识了。”
“那这样,我请我老师过来看看,他如果不认识再去他的圈子里问问没准就有门儿了,你明天去继续清理,争取把它的坑做得好看一点,他应该下午就能到。”说完跟我告了别,就回了自己屋。
我也觉得奇怪,不过想再多也没用,读的书就那么多,搜肠刮肚也不可能灵思乍现,所以还是早点睡觉休息的好。
第二天,我安排好村民,自己继续琢磨这东西怎么做。按照田野金石工作规程,应该把他算在一个坑里,马队说把坑做出来就这意思。不过这东西跟别的不一样,因为它又粗又重体积还大,如果直接把周围的土弄掉,他会有大于四分之三个面会暴露在外面,不过这柱子是斜埋的,有滚动和滑动的风险,到时候如果伤到我和民工就不好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先不管它,先把这一层的做干净,没有遗迹了再把地层下去点,这样比较安全,不过是不按规矩来。
我也不止一次吐槽过这种“规程”,很多工作者和学者非要奉为金科玉律,毫无变通的余地。但是任何科学研究都是要结合现实条件的,金石也不能例外。既然层位明确,为什么不能先做记录,等安全的时候再行发掘呢如果说不拿工地上的出土物这是职业道德和底线,我是十分赞同的,但是具体工作方法我就觉得没有必要为前人马首是瞻。
但是矛盾在于马队的老师我是知道的,一个挺出名但是很死板的老专家,师从的是几个金石学泰斗之一,认为由上而下,由晚及早的方法是最科学的,最完美的。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没必要去多弄出来个事儿,我就把周围打扫了打扫,等他来看完了再按着自己的法子往下做。到时候马队想必也不会多说什么,他倒不是一个特别封建的人。
下午,一个看着挺老,穿着朴素的老爷子来了工地,马队赶紧去接。虽然我们的“技术”观点有分歧,不过老爷子一言一行给人的感觉的确是一个学者,有一种风范,跟官场上的风气,大为不同。
马队带着老先生来到的探方边上,他看到这么一个物件,也觉得奇怪。
马队和我搀扶着他慢慢走下来,他走到近前,从兜里掏出来一个眼镜盒子,又从里面拿出来一个款式很老,后面还扎着绳子的眼镜,拿衣角狠狠擦了擦,套在了头上。
他在那儿一通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一言不发。他不说话,马队也不说,我也不说,民工也不说,四周围有一种滑稽的寂静。
忽地,他抬起头问我:“你昨天清理的时候底下还有什么”
我说:“没有啊,土里就只有这么个东西。”
他摇摇头:“这个坑,你没有做到底,底下还有东西。小马,你喊几个民工来。”
马队急忙招呼我方里那几个都来了。老爷子见来人了,吩咐说:“把这个坑四周拓一点,再把石头柱子底下往下弄个二十公分。”说罢民工就开始七手八脚地干活儿了。
马队扶着他出了探方,去临时的凉棚里歇一会儿。我却没敢走,因为这个做法就是我最担心的,而且这么多个民工难免谁笨手笨脚一点,这柱子一滚,不说别的,压了脚也够呛。所以我一直在旁边看着,能不出意外,尽量就不出意外。
还好,今天几个人搞得都不错,柱子有更多的地方暴露了出来,只不过,仍然是滑溜溜,光秃秃,啥也没有,没雕刻纹饰,也没有字,看起来还是很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