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章:顾青的思绪

    九州星海公司的月球基地计划有“勘、采、用”阶段目标,初步拟定了要在夏阴星历1035年之前完成月球基地的核心建筑建设任务,在夏阴星历1040年、1050年及1100年以前,攻克全太阳系资源开发的发展路线图,推动九州科技对太空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果是在十年前,这个发展规划必定需要数代人,一代一代的传承,接力走下去。

    但是现在因为桃夭,因为九州科技的生命摇篮技术,未来战士项目技术,普通人都能够轻松活到120岁,更何况资源调配足够多的这些核心工程师和科学家们?

    在九州科技钛坦星部门与生物医药部门合作的项目当中,已经有个别数据可以让科学家和Ai【华佗】推导出人类寿命极限大致在239岁左右,如果还想要再突破寿命上限,就必须要更换科技心脏这些人工研发制造的器官。

    目前“原版原漆”人类的这些原生态器官,在超过239岁之后,就无法再坚持下去。

    但是更换人工器官也存在一些问题,甚至都不需要在200岁以后,仅仅就是现在,九州科技仿生机械假肢的用户群体当中,还是有人无法解决幻肢痛以及无法克制认知障碍问题。

    人体的奥秘,哪怕是被顾青强推一把的现代医学,也仍然无法攻克解密所有问题。

    并且这也是当前这些医学家、科学家根据目前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推导的例子。

    顾青在简略的看完这一份堪称词典厚度的实验报告之后,心里面还是幽幽感慨。

    “这是普通发育的人类,可我现在算什么?变态发育?如果这颗眼睛算是第三只眼的话,未来我会不会领悟神通,长出三头六臂?

    神话与科技,似是而非,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这个星球的人类身体构造,看似是完美符合大自然的演化、进化规律,但却仍然会让我感觉到一些刻意的设计元素在。

    在千万年之前,到底是面对怎样的事件,古人类的祖先才会选择从猿,站立起来?

    而且根据繁衍规则,这必定不是特殊的个例,而是集群发生的情况。

    在实验室环境下,还未经过未来战士项目优化的人人类,生存所消耗的能量只是黑猩猩的四分之一,这就意味着,蓝星人类能比黑猩猩节省下来更多吃东西的时间和能量,去更好地繁殖,去学会更多的生存技能,但是这种节能模式,如何发展出来?

    还有大脑的进化,脑容量是衡量脑袋大小的重要指标,在哺乳类动物当中,只要身体尺寸大概相同,人类的大脑大概是其他哺乳动物的7倍左右,但是更大的脑容量就代表脑袋更大,弱点更明显,所以在自然界很少会有动物选择增加脑容量。

    而通过未来战士项目优化的人类,从第二阶段结束进入第三阶段开始,小肠、胃部、心脏和肺部的功能都会得到极为明显的提升,但是脑容量却没有任何变化。

    我现在的情况却与之不同,脑容量增加,骨骼密度变大,各器官的工作模式虽然还未特殊变化,但是效率、器官的组成物质却都有一些特殊的变化。

    次元帝国传授的知识技术已经到了一个特殊的限制区域,继续深挖也找不出其中的答案。

    难道是必须要我开启宇宙大航海时代,才能够给出下一阶段的知识和技术吗?

    以前之所以不给我具体任务,就是因为知道我在成长到这种阶段,必定会不满足于一两百年的寿命?”

    蓝星很多专家教授都认为顾青本人是当今人类智商最高的那一小撮其中之一,甚至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机构都在堪称疯狂一样的砸资源给这些高智商人群。

    但所有人都无法想象到,这位蓝星人类的闪光者,现在正神情焦虑的思索着如何才能够完成任务,以及,这一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毕竟系统这个金手指,哪怕再强大,它又是如何将这些知识技能和信息进行储存、加密、解压传授的?

    越是对次元帝国的知识与技术进行深挖学习,顾青对次元帝国就越是感觉到“畏惧”。

    这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情绪,甚至已经影响到他对所有智能程序Ai项目成果的信任程度。

    当眉心传来阵阵凉意,顾青才回过神来。

    瞥了眼手腕上佩戴的手表,明明才感觉只是思考了一会儿,现实生活却已经过去了五个小时。

    敲响一个响指,面前立刻出现了个人界面。

    熟练的打开消息通知,一排排的待办事项挤在一起。

    呼……

    叹了口气,顾青轻声说道:“要在宇宙大航海时代占得先机,就必须要在太阳系的这几个重要区域都有着切实的掌握能力,虽然我们可以领先几年、十几年,但我估计西方那群政客绝对不会愿意就这样彻底屈服,他们肯定会用人类的生死存亡危机来逼迫我们向他们打开通向宇宙的大门。

    所以地月轨道、小行星带、火星都是必须要掌握在我们手中的,修建基地城市,这些太空城既承担了开疆拓土的任务,也承载着我们人类未来的生存希望。

    当然,还需要有一个渠道让蓝星的其他势力看到一个可以在宇宙大航海浪潮之中获取大量财富的希冀。

    不仅是这些势力,或许还能够通过灵境生态,将每一位普通人相连,他们可以通过灵境生态的高沉浸技术,成为开拓宇宙的一位探险家,只不过这样做必须要通信技术和能源技术、智能技术再上几个台阶才可以。

    除此之外,太空城的设计也必须要兼容并蓄,能够养育足够多样性的动植物。

    在太空城内部重现地球的自然环境,并借由自转的离心力来模拟重力的作用。但实际上,这项技术,目前完全无法具现。

    不过,类似的球体太空城或许还能够进一步开发,依靠球体结构的磁力拉住物体,在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标准1g,并向两极处逐步衰减至零,以满足各生物不同的环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