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吃瘪
秦王现在的心情不甚明朗。
他收到了即时的战报,秦军现在不能说取得了优势,只能说不算劣势。
还好他有个儿子能够舒缓心情。
“父亲!”赵昌人未至,声先到。
听到这声音,秦王太阳穴一跳。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见到昌,总是忍不住想打他。
这小子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
赵昌已经迈着步子走了过来,简单行个礼道:“阿父阿父!您有看到我前些天呈递的奏疏吗?”
这都多少天了,怎么还不回我消息啊,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我还赶着和人一起造纸呢。
“没看。”秦王冷酷无情。
赵昌受伤捂心,神情恳切道:“您知道这三天零七个半时辰我是怎么过的吗?我日日夜夜都在想着能收到您的回复。”
秦王握笔的手逐渐收紧。
赵昌话头一转:“当然了,您肩上挑着大秦,繁忙是应该的,我可以往后推,我完全能够理解。”
秦王气笑了,说:“纸为虚浮之物,如何比过木简,如何能够书写?”
他不希望二子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的事情上。别研究那些破絮絮,干点正事。
赵昌目光谴责。
你果然看了我写的东西。
可恶的老头!我就知道你是故意不回我信息!
“锦帛过于柔软,如何比过木简,如何能够书写?”赵昌认真道,“一层是虚浮,那两层三层多层堆叠,它就不会虚浮了。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怎么可以断定它的无用呢?蚕织丝,麻纺线,蚕与麻不过是虫与草,谁又知道它们原来能够做出衣服呢?”
赵昌拿出自己的过往经历担保:“我认为可以请人尝试,就像我认为水车可以翻水,就像我认为犁可以翻土,也请您相信我这次的想法。”
“你将它与这二者并列?”犁与水车,是发展农业的利器。秦王从昌的类比中看到了二子的认知。
“是。”
它们是不同领域的成就,是不同领域的佼佼者。但是,这次会需要做很多很多试验。
既然你觉得它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秦王最后说:“可以。那你就去做吧。”
有用的东西,试一试也无妨。
赵昌便夸道:“父亲真是英明啊。”
“哦,不答应你就不英明了吗?”
赵昌:“哎,当然还是英明的,只是现在更英明一点点而已。”
秦王已经习惯了这些话,彻底脱敏,变得毫无反应,道:“行了,我会让少府调给你工匠,你来指挥他们,今年能拿出成果吗?”
赵昌斟酌否定:“不。不一定,但明年应该可以。”
不是我说,你对我的自信有点太足了,今年都要过了一大半了,我拿头给你做纸啊?
我明年能带人捣鼓出来半成品就已经很牛了啊爹。
秦王确实非常信二子的能力,对赵昌的拉长进度不太习惯,说:“那就明年吧。”
他三言两语就定下了交付日期。
“……哦。”
这应该不是军令状吧?算了,就算明年拿不出好纸,他也不会揍我。
就算揍我也没关系,问题不大。
赵昌很自觉地又给自己派了新任务,带着一群工匠钻研如何做出可书写的纸张。
具体流程他不知道,但他会推理。无非就是打碎原料,形成纤维,浸泡纸浆,捞出晾晒。
虽然也许需要克服许多关卡,但赵昌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冲,这段时间就在这上面死磕。
在匠人沉浸式做失败品的时候,前线终于传回来最新消息,李牧又一次成功守住了秦国的攻势。
简言之,秦败了。
“……为什么会失败?”赵昌听到鱼的汇报,怀疑人生。
工匠窎以为是在说上一次的纸,走过来分析道:“二公子,或许是因为捶得太碎了,有些凑不成型。”
赵昌说:“你说得对,接下来你先照着自己的想法带一组试验,做好记录。”
秦国为什么又输了啊?不会是我的锅吧?不不不,我应该还影响不了这些。我根本没有伸手碰军队啊!
嘶,好像碰过一点点。
不会吧?
赵昌直接冲去找秦王。
这不能忍啊。如果是因为我,那我就要生气了。成天瞻前顾
后,各种找时机缓慢推进,我还不是为了大家能好好打仗。
如果这样都会带来那么大的负面影响,那我还能干什么?
秦王之前也在生气。但意外地,他比赵昌的接受度高一点。
或许是因为那次地动之后占卜的最新卦象,让秦王有了些许心理准备。这次接到消息,他内心反而有一种尘埃落定之感。
“阿父——”赵昌再次面见秦王,一路步伐迈得急,尽量保住了公子的仪态,走得步步生风。
秦王抬眼:“这时候来找我做什么,你要的纸做出来了?”
“哦,还没有这么快。”但我今天是找你聊其他事的,“父王啊,您有时间吗?我想知道秦为什么会败。”
旁边的林抿嘴。二公子,你是真敢说啊。
秦王收到消息的时间当然比赵昌要早几天,因此现在已经不是他怒气最高的时候。
但这不代表秦王已经把事情放下。正相反,他耿耿于怀,并在小本本上更加记了赵国一笔。
这些天的秦王看似平静一如往常,实际上谁都不敢在他面前乱说话,生怕踩到雷,把自己炸没。
“你怎么开始关心这个?”秦王不作表情。
赵昌说:“我一直很关心啊,我还在盼着秦一统天下呢。”
秦王哼笑,勉强认可这个答案。
赵昌看他没生气,就继续问:“父亲,上一次秦军败给赵国,这一次应该吸取教训了吧?为什么会又败给赵国了呢?”
据他所知,上回的桓齮失败还能解释为猝不及防、轻率冒进、后援不足。
但这回是王翦总领,认真筹备,结果秦军在前不久吃了一次败仗之后,又败了,这要怎么解释。
赵国居然这么牛?
他还以为秦就要横扫六国做回自己了,没想到前面的坎是一道接一道。
“败与不败,也不是那么清楚。但没有达到原定的计划。”秦王目光森森,寒冷而噬人。
赵昌想,老爹这回答大概不是死要面子,翻译官昌转译一下,他觉得秦国不是大败,是小败。
也就是说,只完成了一部分战略目标,不算彻底亏本。
“为什么?”赵昌想知道在哪部分亏了,他需要确定其中是否有自己的影响,影响有多大。
秦王愿意满足他的疑问,说:“太原有桓齮与李信稳步推进,王翦在邺地只守……难攻。”
此话一出,赵昌的心放下大半。太好了。
他唯一一次与前线人士的直接接触就是和桓齮有关,既然桓齮没出问题,那就应该不是他的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