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第三〇四章:改路南行
宣和七年八月初一凌晨时分,樊楼的后院笼罩在一片宁静中,只有偶尔的微风轻轻拂动树梢。李妈妈安排的马车悄然停在门口,车夫熟练地检查着马匹和缰绳,显然已对这样的秘密行动驾轻就熟。方梦华和李师师一身低调装束,在李妈妈的护送下,从樊楼的偏门走出,清晨的微光才刚刚显现。
「准备好了。」李妈妈低声说道,目送她们上车。
马车轻轻一震,随着车夫的一声吆喝,顺着青石路面朝着东华门方向缓缓驶去。樊楼与城门的距离并不远,马车一路上遇到了几位赶早的商贩,小厮们和守城的卫兵点头示意,显然这条路上的熟客甚多。到了东华门,卫兵见马车来得轻巧,再一看领头的小厮是老面孔,自然没有多问。再加上方梦华手中的腰牌在月光下闪了一下金光,守门的卫士立刻肃然起敬,恭敬地放行。
一过东华门,汴京的城外街道显得空荡而寂静,黎明前的黑暗笼罩在南城上空,偶有灯火闪烁。马车疾驰而过,转入汴河大街。此时天色尚未大亮,城外的运河码头上偶尔能见到几艘商船的灯光摇曳。远处的丽景门外城门依稀可见,轮廓渐渐清晰。
「今日看官家似是乏了。」李师师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些许关切。
方梦华静静凝视车窗外,沉默片刻,才缓缓回应:「他需要有一个让自己相信的理由,而我不过是给了他一条路。」
马车越过丽景门,城外便是汴河边上的码头。天光渐亮,运河上的船只陆续开始装卸货物,码头上的工人们也早已忙碌起来。一眼望去,明海商会的商船赫然在码头边上,船头站着的正是商会大管事杨八,他带着几名壮汉,早早便在那里等候。
马车一停稳,杨八便上前施礼,低声道:「教主,船已备好,随时可以启程。」
方梦华点了点头,与李师师一同下了马车。她抬头看了一眼渐渐泛白的天空,面上神情依旧沉稳,转身朝商船走去。杨八跟在身后,谨慎问道:「此行如此顺利,想必已拿到官家的允诺?」
方梦华淡然道:「允诺是拿到了,但接下来要做的事,才刚刚开始。」她随即回头,看了一眼已经远离的汴京城,目光中透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船沿着汴河向南缓缓行进,船舱内安静无声,两个被迷香熏晕的赵佶侍卫正躺在一旁,毫无知觉。方梦华低头看了一眼他们的腰牌,目光在「刘锜」这两个字上停留了片刻。
「刘锜?」她轻声念道,脑海中闪过一些未来的记忆。刘锜,未来顺昌大捷的主将,力抗金军,立下赫赫战功。虽然此时的刘锜还很年轻,但方梦华知道,这个人的潜力不容小觑。至于另一个侍卫——彭无当,这个名字她从未听过,似乎并不属于历史上有名的将领或人物。
方梦华站起身,沉思片刻后做出了决定。
她转身对杨八吩咐道:「我们路过陈留县渡口时,把这个彭无当放在官道旁的丛林中。他醒来之后自然会自行返回开封,但不要伤他。至于这个刘锜……」她微微一笑,语气带着几分深意,「他就随我们一起走吧,到了舟山再做打算。」
杨八点头领命,不久后船靠岸,几名明海商会的船工轻手轻脚地将昏迷的彭无当搬下船,安置在官道旁的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远处,陈留县渡口的官道上人来车往,彭无当若是醒来,回城并非难事。
「他醒来后,应该不会记得太多。」方梦华对杨八淡淡道。她清楚自己不能让赵佶的侍卫随行太多,留一人回去未必会引起怀疑,而刘锜,则是她未来计划中的一颗重要棋子。
船重新启程,汴河两岸的风景缓缓向后退去,方梦华站在船尾,望着远处渐行渐远的城镇。她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刘锜的武勇与未来的潜力,若能在她的麾下发挥作用,未来抗击金兵或许能有更多变数。她决定先观察刘锜,再决定如何处置他。
当船渐渐驶向更远的南方时,方梦华轻轻一笑,低声自语:「既然刘锜是未来的大将,那本座便提前收为己用。舟山,也该有他的一席之地。」
船上,刘锜依然昏迷不醒,方梦华的目光坚定,她知道自己正在为未来的布局做出一个又一个决定。而此时的北方抗金战场已经在暗处酝酿,风暴即将来临。
汴河上的风从北面轻轻吹来,掀起水面微微的波纹。方梦华站在船头,目光远眺天际。她的思绪如同这河水般流转,船正在缓缓南行,但她的心却被新的决定牵引着。
船上,李师师也站在她身旁,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异样。「你在想什么?」李师师轻声问道。
方梦华没有马上回答,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回想起最近发生的种种事情。从樊楼的谋划到神武军的挫败再到朝廷的册封,时间仿佛在一瞬间加速,而大宋内外的局势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金兵南下的阴影正在逼近,北方的战火已不可避免。
「八月已至,」她终于开口,「北方的战火即将燃起,趙佶哪怕真的醒悟,想要推行他的改革,已经来不及了。」她的声音低沉,却透着一种无可挽回的坚定。
李师师微微皱眉,隐隐猜到她的下一步。「那妳打算怎么办?」
方梦华转身,目光坚定,「本座原计划是直接回舟山,继续主持大局。但现在看,南方的形势也必须重新评估。江浙虽是我们的根基,但在大宋的内陆,还有许多未被整合的力量。」她顿了顿,提到两个关键的名字,「江西和荆湖的明教信众,尤其是洞庭湖的钟相和杨幺,正是我们天然的盟友。他们的势力虽然不像十三兄的队伍那样声势浩大,但在江南内陆,他们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李师师目露惊讶,「妹妹是打算与他们联手?」
「是的,不止是联手,我要先探清他们的底细。」方梦华的眼神变得凌厉,「这几年,本座的重点虽然在东海和北方布局,但现在看来,南方的局势也是不能忽视的。钟相和杨幺如果能够掌控洞庭湖,便能有效地牵制朝廷在荆湖的力量。若能同心协力,我们的南方局势将更为稳固。」
李师师点头,显然已经意识到方梦华的打算。这不仅是单纯的战略转移,更是为了确保未来的东海和北方计划能够稳步推进,南方必须先行稳住。
「所以,」李师师微微一笑,带着几分赞赏,「妳临时改变行程,是要去会一会钟相和杨幺?」
「没错。」方梦华点了点头,目光坚定,「本座得亲自去看看,究竟这两人是否真有能力守住洞庭湖,是否值得在他们身上下注。」
「南方,不止有江浙。」她的声音随风飘荡,「若要在未来大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先把每一个潜在的盟友掌控在手。」
船抵达陈州渡口,天色微亮,运河上的雾气尚未散去。渡口寂静无声,只有偶尔几声水鸟的啼鸣。船刚靠岸,李妈妈和李师师便在杨八的搀扶下走下船。站在渡口等候的,是山阳漕帮的闻人杰。
紫面蟹闻人杰个头魁梧,脸上有着江湖人特有的风霜痕迹。他拱手迎接道:「李妈妈,李姑娘,风声紧,我们赶紧上船,直接南下,不耽搁。」
李妈妈向闻人杰颔首,李师师则目光复杂地望向方梦华:「孟花妹妹,我们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方梦华微微一笑,拍拍李师师的手,轻声道:「思思姐,妳们先回江南,照顾好自己。此去南下,本座另有打算,等时机成熟,咱们自会重逢。」她话语温柔却带着决然,李师师点了点头,依依不舍地上了船。
随着闻人杰带着李妈妈和李师师离开,杨八也准备启程。他要返回北方,继续主持明教在东海的流民迁移事务。眼看着杨八的船远去,方梦华站在渡口片刻,目送他们逐渐消失在薄雾中。
这时,她轻轻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装束。此刻的方梦华,已然换回了当年在北方江湖中行走时的装扮——一身青灰色劲装,腰间系着黑色布带,背后斜挎双锏。她简单地挽起发髻,戴上斗笠,掩住了部分容貌,整个人看起来与寻常的江湖侠客并无二致。
她不再是东海上的明教教主,也不再是舟山军领袖。此刻,她只是一个独自行走江湖的「万女侠」。
方梦华转身,目光投向南方。她知道,接下来自己要走的路,是一条更加危险的旅途。荆湖地区,尤其是洞庭湖一带,钟相和杨幺的起义军已初具规模,而她必须亲自前往,与这些内陆的明教势力取得联系,将他们纳入自己的大局中。
方梦华信步走向渡口旁的小路,路旁有一些行商、樵夫和江湖人士早已在准备南下。她默不作声地融入其中,如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江湖行者,向南走去。
渡口渐行渐远,淮西的大地已经在她的脚下铺展。她知道,未来的战火、谋略和生死抉择都等待着她。而她,早已准备好迎接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