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台北新生
舟山军在基隆会战胜利后,迅速掌控了大琉球(今台湾)北部的地带。基隆与台北盆地一带,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呈现出一种与北方截然不同的生机。尽管在地理上大琉球北部与陈宇治下的高雄寨和台南平原连通,但现实条件却如同海路孤岛般被隔绝——澎湖主寨掌控的制海权,使南北区域无法轻易联系。陆地上的隔绝也因广阔的热带原始森林而更加显著,任何陆上通行都需要克服险峻的自然屏障。
方梦华登岸后,首先勘查了舟山军新近占领的基隆寨废墟。几轮激战下来,原本是陈宇海盗据点的基隆寨,如今成为一片破败的遗址,布满了残垣断壁。方梦华驻足思索,思绪万千。经过多年的征战,她对各地地形气候的差异已有深刻体会,而澎湖陈家的地势和环境恰好提醒她,眼前这片土地若不牢牢掌控,将始终成为舟山军发展的掣肘之地。
随行的阮恩靠近询问道:「主公,基隆的战后防御该如何部署?」方梦华却只是轻轻挥手,继续向台北盆地方向前行。走出基隆寨废墟不久,她来到了宽广的台北盆地,眼前是一片稀疏的村落,远处青山环绕,草地葱翠,河流潺潺,广袤平坦的土地让人心胸为之一宽。
台北盆地的肥沃土地和充足水源,呈现出与舟山军曾据守的海岛截然不同的广阔前景。方梦华不禁感慨:「这片土地的水热条件,甚至比北海道更优越,未来足以容纳几百万北地难民。」她的话语中带着些许欣慰,然而目光却深邃而凝重。她意识到,台北盆地有机会成为一个新兴的战略基地,但也面临如何从资源匮乏的舟山群岛快速调配人口、物资、技术,以尽快利用这片宝地的问题。
阮恩见主公沉思良久,小心问道:「主公,这片土地若能承载大量百姓,是我们安置河北灾民的理想之地吗?」
方梦华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正是。我们现在需要迅速将这一设想传回北方,以便杨八能够继续大量招募难民南下。」她转向阮恩,继续吩咐道:「你立即北返,尽快传信给北海商行的杨八,着他继续扩大难民招募规模。无论是京东、河北、河东,还是更远的灾区,只要是流民,愿意逃离北方战乱的,都可以向他说明这里的安居条件,尽快汇聚成一支新的流民队伍。」
方梦华在勘查完台北盆地后,开始筹划进一步部署。在舟山群岛的军队与澎湖海战中的损失后,她深刻意识到,控制住澎湖与大琉球北部的关键,不仅是单纯的占领,更是要能够调配大规模的平民安置计划,将这片新的领地充分利用起来。
「接下来,我们不仅要稳固这里的防御,还要准备大量的农业开垦器具,粮种,以及北方流民的初步安置安排。」她说道,「等难民抵达后,便是这片土地成为一方粮仓之日。」
阮恩抱拳应命,神情激动地说道:「主公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尽早将流民汇聚南下!」
此刻,方梦华在台北盆地的广阔天地间站立,目光坚定,仿佛已看见未来一片欣欣向荣的农田和安居乐业的百姓。这片土地,将是舟山军南方的新希望,也将是她在中原之外建立的又一座民生之城。
靖康元年四月的大名府的春日晨雾仍未散尽,街道上却早已人声鼎沸。城中的茶馆酒肆比以往更为热闹,商贾们低声交谈,不少脸上满是忧色。金兵绕过大名府的消息让众人松了一口气,但随之而来的震撼与不安却难以平复。赵桓为求金人退兵,不惜搜刮了420万两金银贿赂,使城中富户们也开始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感。大家心里都明白,金兵未破开封固然值得庆幸,可若官家继续如此贪图苟安,金兵卷土重来的日子不过是早晚而已。
在北海商行的大厅中,杨八将手中的传信细细读完,嘴角微微扬起一丝轻笑。来自阮恩的消息带来了好消息:南方那块新得的「大岛」——大琉球,水热条件远优于北方寒冷的北海道,也为难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新希望。虽说每户的土地承诺从原先的百亩地契折半至五十亩,但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南方,五十亩已足够种植高产农作物,养家糊口不成问题。杨八心中已然有数,他知道,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逃离战火与饥荒的难民比起亩数的多少,更加渴望稳定的生活和一片能长久安居的土地。
杨八心生一计,他挥手唤来几位随从,低声嘱咐了几句。随从们会意,立刻前往大名府的各大酒肆茶馆之中,悄悄放出风声:北海商行即将大规模招募河北难民,许诺南方百亩之地虽减半为五十亩,却物产丰饶,土地肥沃,足够一家生计。对于那些逃避金兵蹂躏、流寇肆虐的百姓们来说,这种新的
希望无疑像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整个大名府。
果然,午后时分,商行门口已挤满了聚集的难民。老弱妇孺、青壮汉子皆有,他们的目光充满了渴求与不安。杨八看着眼前人潮,目光炯炯有神,他清了清嗓子,高声道:「乡亲们,如今金兵南下,战乱不止,家园被毁者不计其数。我北海商行,便是你们的避难所!南方大岛虽未完全开垦,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足可安顿各位。虽每户地契减至五十亩,但凭我杨八的人品担保,南方再无战乱,地广人稀。愿随我南下者,将可领地开垦,重建家园!」
此言一出,围观的人群骚动不已。有人低声议论,也有人目露期待,不少人纷纷上前询问报名事宜。几位流离失所的青壮汉子满怀激动,举起手来,高喊道:「杨掌柜,您一言九鼎!我们这等苦命人,若能有片土地,便是给条生路!我等愿追随您,前往南方,重新过上安生日子!」
杨八见此情景,微微一笑,点头道:「好!各位乡亲放心,只要愿随我南下,北海商行绝不亏待各位。今日起,凡报名者皆可领取口粮、路费,待人数齐备,便可随我南下!」他一边说,一边派人分发登记册,并安排商行伙计发放粮食,安排住处,带着一丝决然的气息,催动了人群中逃离苦难的希望。
夕阳西下,大名府中因这份希望而稍显温暖。杨八站在商行门口,看着越来越多的河北难民涌入报名,不禁在心中暗自盘算:有了这批人手,方当家南方的新据点将不再仅仅是孤悬的海岛,而是承载希望的重生之地。
夜色渐深,送往沧州的难民队伍悄然前行。微弱的星光照映着道路两旁的荒野,伴随着脚步声的是各色轻声交谈与低语的议论。在队伍中,身形瘦削的姚氏紧紧抱着怀中的襁褓,目光沉稳而坚毅,丝毫不为四周的喧闹所扰。她的身边,8岁的岳云亦步亦趋地跟着,双眼警觉地扫视四周,护在祖母和襁褓中的弟弟身旁。
路上,不少难民看着这一家三口,都悄悄议论纷纷。一个中年汉子摇头叹息道:「唉,独自带两个娃娃,怕是难喽。开荒可不是儿戏,又是南方那等瘴癘之地,没个壮劳力撑着,怕是熬不过一季啊。」另一个老汉闻言,神情复杂地望了望姚氏,抚了抚胡须,低声道:「是啊,这位大嫂虽沉稳坚毅,但寡妇带娃,不如找个依靠,一家人彼此有个照应。」
听到这些话,姚氏虽面色平静,心中却暗自叹息。自丈夫岳和离世以来,她独自抚养岳飞长大,现如今岳飞可能已经战死于河东,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带着幼孙,千里跋涉。看似柔弱,然姚氏内心却如磐石般坚定。她默默低头,望着怀中熟睡的岳雷,内心默念:「老身纵然疲惫不堪,终也会竭尽所能护佑你们兄弟平安长大,继承父志。」
这时,几个无儿无女的老头凑了过来,轻声劝道:「姚大嫂,您独自带俩娃娃一路去南方,不如考虑结个伴,路上也有个依靠。」话虽出于关切,但言下之意显然是希望与姚氏结伴成亲。姚氏面色微变,片刻后,她镇定自若地摇头回道:「多谢各位好意,老身这点家业虽薄弱,却还撑得住,实不敢劳烦。」她语气不容置疑,话音铿锵有力,让几个搭讪的老汉讪讪退下。
此时,岳云轻轻扯了扯姚氏的衣角,轻声问道:「奶奶,这些人为何总缠着您?」姚氏摸了摸岳云的头,轻声回道:「他们是好心,想护咱们一程。但你记住,男子汉大丈夫,路再难也要自己走,阿嬷护你到此,以后还要你们自己护家。」
夜幕中,姚氏静静凝望远方南下的路,心中暗自祈祷,不论前路多么艰险,她都将竭尽所能,护佑这两个孩子茁壮成长,盼望有朝一日他们能振兴家族,继承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