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不是哥们
赵昌考虑过要不要让房陵把之前的出入境登记送来,让自己过一遍,筛出有差别的……
但是仔细一想,全部拿来,那就是差不多十年的海量数据,赵昌默默放弃了这个折磨自己的想法。珍爱脑细胞,从我做起。
第二天,他早上忙完日常工作,回去划出了当时涓大约抵达房陵的时间,让人去查这段时间内,有没有登记过一个叫涓的人。
如果没有,那大概率就说明从最开始用的就是假名,在普查的记录中不存在涓这条,可以理解。如果有登记过,现在却没有记录,意味着她已经走了或者是藏起来了。
还要想办法找李智问一下,看他之前有给涓做过其他身份吗……刚好李智也来了信,可以看留信地址,待会回复……
赵昌准备拆开看,鱼进来,说简朱到了。
上次非常规见面,两人分别,简朱回去写完整的上奏。今天采取的就是正常的见面方式,提前预约。
“他写好了啊。”赵昌放下信,去会客室见人。
过了这些天,现在才来,效率还是有点低。刚这样想,赵昌就看到了放在室内正中打开的一大箱竹简。
简牍们乖乖被捆好陈列,整齐地码在箱中。
赵昌安静片刻,不禁扭头看向简朱:“……上奏?”
谁家好人奏疏一上上一箱啊!
我身边就没有正常人吗!
简朱郑重点头:“是的。”
“……嗯……平准令没有意见吗?”赵昌再问。
简朱:“……不太有。”
他在心底感叹:二公子就是比父亲稳重,父亲看到这些的时候,就开始要找小棍了。
听到这回答,赵昌觉得既然已经过了平准令那一关,大约是真的需要这么多。他的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卷,打开看。
简朱在一旁道:“您说需要详细的事宜,所以我尽力写出了咸阳这些年各种物品的变化。”
这一箱不只是正常的奏疏,可以理解成还附上了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全文。虽然参考文献也是他写的。
“怪不得。”赵昌这才明白原因,表示理解。
这么一看,简朱做事效率奇高啊。
“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事情,除了核心正文,其余都可以改用纸来写。”
效率高归效率高,成果笨重也很碍事。
简朱应下。
在将东西送到老爹手上之前,赵昌决定先看一遍。毕竟老爹还在记有人拦路的仇,万一里面有不太行的地方,简朱可能要危。
尽管可以用整体流露的才华保住一命,但被借机押下去挨一顿打是少不了的。
他一卷一卷地拆开看,身边没有人打扰,静静地等待,直到他读完最后一句。
“可以,就这样吧。”
简朱松气,露出笑。
看见公子在亲手将简牍收归,放好,他也过去帮忙,被阻止。赵昌走来,夺走他手里的简,要放在原来的地方,说:“我刚按顺序读过,也记得每一卷被我放在哪里,我来就好了。”
走开,你不要来打扰我。
简朱因两人过近的距离愣了下,他不太适应和偏陌生的上司站得近,后退两步想要致歉,却没有注意背后就是他的木箱,里面半空,他刚退一半,被箱一拦,没站稳,“嘭”地一声坐入箱中。简朱整个人颤了一下,没出声,只是倒吸一口凉气。
赵昌:“……”
他手里拿着一卷还没放好的简,看着坐在箱里面发懵的简朱,若有所思,道:“需要散淤的药吗?我让人准备一些,你待会带走吧。”
原来挨过一顿打了吗。
“我……”简朱不知该作何解释,只能坚强地笑。
最后他心酸地带着一小盒赠药离开。他想离开的不止有这里,还有咸阳,更想离开秦国,跑到谁都不认识的地方去。
这个天下已经不能留住我了!
不能!
简朱凄楚地抱着药盒,只觉得落在身上的阳光都是冰凉的。
送走可怜人,赵昌把箱子打包好,准备待会交给老爹,给人一个惊喜。
但在前往咸阳宫之前,他要先把李智的来信看完,并写好回信,询问自己想了解的事。
李智的信是一如既往的厚,还好有纸给他发挥的空间,不然恐怕一箱简牍都不够用。
正文刚开头就让赵昌震惊。
“公子,您看到信的时候,我们应该正在山野中前行,也可能正在进攻越人。这信是我离开之前,委托大末县的军侯转交。”
等一下,越人?你在外面干了什么?
赵昌确实让李智关注过东越的情况,但是没让他打仗。
“我们并不是好战的人,但是情况已经不能避免了。逃不掉的战斗,那就正面面对。在大末县的附近,我的同伴结识了一位越君,但这位越君的家园却遭到其他越君的入侵。为了反抗,我们决定率先行动,掌握先机,一路打过去。”
赵昌:。
反抗就要先一路打过去……不,这已经不是正常反抗的程度了吧……这根本不是反抗吧!
“您不用担忧我们的安全,我身边的同伴们都是可靠的……”
你叫我怎么不担心啊!你们战士从哪来?粮草从哪来!武器呢?防具呢?吃喝穿用怎么办,环境又恶劣,医疗条件也不能保证……
接下来,李智为了让老大放宽心,开始介绍他的同伴以及后续计划。
赵昌的阅读速度很快,等到视线扫完了半页,脑中的分析系统才给出处理结果。他看着介绍,停滞了目光。
他放下信,缓缓抬头,凝视虚空,表情满是不解。
等一下,你这说的是谁??
是谁??他叫什么?籍?
赵昌隐约知道李智身边带着个项家的小孩,但是李智从没用心说过。
他只是偶尔会在提及陈菱的时候惭愧地顺一嘴。因为阿菱才是他正儿八经的弟子,但是他现在没办法教那个学生,身边反而带着另一个孩子。
“李智身边面目模糊的npc小孩”——这就是某人在赵昌脑海中的全部印象。
李智大概是抱着那种——我写给公子的信只讲我自己就好了为什么要写项籍这个多余的小子——的想法,他很少在信中耗费笔墨描写身边人。
他当初在寿春的传信要么是正式的大事,会被他提到的都是执行环节的关键人物,这些事当然不会有项籍的深入参与。
唯一一次需要项籍发挥作用的地方,是离开寿春出城。但那时由于是最后关头,需要转交的事极多,李智的重点集中在那些留下来完成对接任务的人身上,对自己这一行人只用了寥寥几句说“我会带着他们去鲁地”。
正事上没有介绍,杂事上也不会有,有关李智自己各种感受的絮叨废话,写都写不完,哪里还有留给项籍的字数。
但是现在,出于必要的原因,李智正式向直属上司汇报自己认可的队友,以及他们的履历、特长……
然后把直属上司看懵了。
这籍谁?
赵昌再次扫过李智简写的人物介绍:项燕的孙子,年纪小小饭量不少,现在一打十不成问题,志向是干翻楚国的垃圾们……
项羽啊?
那这个邦又是谁?往鲁地逃时从沛县带了几个朋友入伙,性格豪爽,忽悠大师,治人有一手……刘邦??
赵昌:不是哥们……
李智你在养成谁啊???
赵昌恍恍惚惚地放下信。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疯成了我想象不到的样子。
平心而论,赵昌没有集邮的想法,他如果想集邮就不会杀张良。
以他对秦末历史的浅薄了解,能让他说得出姓名的人根本没有几个,张良完全能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
但在他看来,褪去历史的光环,大家都是人,都有喜怒哀乐,都有偏爱的、讨厌的人或事,都有长处,有弱点。不应该小看,但也不应该太高看。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秦国不缺少人,更不缺聪明人。只要想找,总归能找到可用的人,他们或许不曾留下多少可以传扬千年的故事,却实实在在撑起了整个国家。
同样,对于赵昌来说,在这时候集邮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找不到那个历史中的完全体,就算拿到,也需要再上手培养。
人造就了经历,同时也会被经历塑造。有这时间去搜寻强求几个白板,还不如在身边挑选可用的。
他眼中人人都有可培养的地方,只是或多或少,或强或弱罢了。很多人欠缺的也不是才能,而是成长的机会。
耐性好的、思维敏捷的、对情绪敏感的、听从命令的、动手能力强的、会说话的……从被淹没的芸芸众生中养出一个个不同的耀眼的人,更能让他获得成就感。
赵昌现在只是觉得,无论再怎么不在乎集邮,刘邦项羽这两个人凑到一起,实在是槽点满满。
尽管他们是项羽(mini版)和刘邦(平民版)。
他把李智的信看完,感觉……有那么一瞬间,很想扔掉咸阳的事情,去越地旁观现场直播。
因为他接触的能记得清的有名有姓的人,基本都是咸阳的,像是……
对啊,有什么好去看的,四舍五入一下,我也养大了秦始皇啊!
赵昌放下信,彻底释然了。
兴头起来,他直接起身,跑去见老爹。
“早~”赵昌笑着走进来。
外面是夕阳,和“早”没有一点关系。
秦王:……?
“病了就不要过来,省得传染我。”秦王并不想搭理智障状态的儿子。
“您真无情。”赵昌在一旁坐下,看老爹干活收尾。
秦王觉得还可以更无情一点,鼻翼轻声短促出气,道:“把西面的那十几卷批完。”
“好的~”
秦王:……
不对,答应得太开心太利落了,不对劲。
“你真的病了?”秦王目光凝重。
“没有啊。”赵昌答得很自然。
秦王狐疑地看着正常又不正常的儿子,表情还是从前那样温和带笑,和平常差不多,直觉却告诉他哪里不太一样。
他分不清具体的差别。
但如果用文字表述,可以称之为——慈祥且包容的笑。